中國和印度的邊界從未正式劃定,但雙方早已形成傳統習慣邊界,全長約2000公里。從新疆喀喇崑崙山口到兩藏阿里、克什米爾印度實際控制區的拉達克和印度喜馬偕爾邦3地交界處為西段;從這個交界處到中國、尼泊爾、印度3國交界處為中段;從中國、印度、不丹3國交界處,大體沿喜馬拉雅山脈南麓和布拉馬普特拉河北岸平原交界線而行,東到中國、印度、緬甸3國交界處為東段。
印度1947年獨立後,不僅接管了英國侵占中國的一些邊境地區,還進一步擴大占領範圍。1959年3月20日,印度政府總理尼赫魯致信大陸總理周恩來,要求把已占領的中印邊界東段的中國領土和歷來由中國新疆管轄的中印邊境西段的阿克賽欽地區劃入印度版圖。總面積為12.5萬平方公里,相當於1個福建省。印度此舉遭中國拒絕,中方希望以協商解決邊界分歧。
印軍入侵 1962年中印開火
但印度政府拒絕談判,印軍多次侵入中國領土,引起邊界武裝衝突。1962年10月17和18日,印軍依恃有美蘇支持的軍火裝備,在東段和西段同時向中國邊防部隊進行猛烈炮擊,20日發起大規模進攻,企圖進一步侵占中國領土,中國駐西藏、新疆邊防部隊也奉命開始自衛反擊,清除了印軍在中國境內設置的90多個據點。
11月21日,中國政府發表聲明,宣布中國邊防部隊在中印邊界全線停火,主動後撤。西藏、新疆邊防部隊於22日0時全線主動停火,12月1日開始後撤。至1963年3月1日,全部撤至1959年11月7日實際控制線20公里以內地區。中國邊防部隊還奉命主動將在反擊作戰中繳獲的大批印軍武器、車輛和軍用物資全部交還給印度,並於1963年5月26日前釋放了印軍旅長季.普.達爾維准將以下3968名戰俘。
戰後30餘年 中印漸增共識
1962年中印戰爭後30餘年來,兩國在邊界問題上始終存在嚴重分歧,但經過雙方共同努力,還是達成一些共識。直到1976年,印度才主動恢復向中國派駐大使。1979年2月12日,人民黨政府外長瓦傑帕伊訪華,中印關係開始走向正常化。但邊界問題仍然是兩國關係中最難解的死結。
1988年12月19日,時任印度總理甘地訪華,中印雙方同意通過和平方式協商解決邊界爭端。此外商定,在尋求辦法的同時,積極發展兩國間經貿與文化的交流合作,為合情合理解決問題創造氣氛與條件,建立關於邊界問題的聯合工作小組和經貿科技聯合小組。甘地之後的辛格、高達及拉奧總理也都表達了增進中印關係,和平解決問題的意願。
2017年洞朗衝突 險些開戰
直到2017年6月26日,中印邊境又爆發糾紛,大陸國防部證實「印度邊防部隊近日越界並與中方發生僵持」,指中方在擁有領土主權的洞朗地區進行道路施工時,遭到印軍越線阻攔。《印度時報》則報導,印中邊界緊張局勢再現,中國軍隊越界進入印度領土,並毀壞了兩座地堡,引發中國軍人與印度軍人之間的推擠。中印間緊張關係呈現一觸即發之勢。
經過雙方折衝樽俎,8月28日下午2時30分,印方將越界人員和設備全部撤回邊界印方一側,中方現場人員對此進行確認,這才讓持續了2個月的中印邊界對峙危機順利落幕。(記者藍孝威/專題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