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8・旺報-專題報導

2020-06-18・旺報-專題報導
後疫情時代 與陸供應鏈脫鉤

企業不再押寶陸市場 分散風險闢新出路

在貿易戰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等大背景下,企業分散風險成為市場布局的顯學,不再一味將生產基地押注在大陸市場,全球產業供應鏈變局走向為何?學者表示,後疫情時代不再是大陸生產全球產品,企業將分散區域會有好幾個供應鏈,將越來越短鏈,不過,學者強調,企業不會撤離大陸,而是在其他市場增加生產基地,減少大陸比重。
中經院第一研究所助研究員王國臣表示,過去大陸是最大的世界工廠,在如今後疫情時代,企業將會分散區去將會有好幾的不同的供應鏈,不再是大陸生產全球產品,比如半導體在台灣一個生產基地、大陸一個、美國一個,若一個市場出現斷鏈等問題,企業至少能以其他地區來替代。王國臣說,企業將會到鄰近的目標銷售地區去組裝產品,「盡量在那邊客製化生產。」

近年台灣核准對大陸投資統計

紅與非紅 台商選邊站

不過,中華採購與供應管理協會採購與供應研究中心執行長賴樹鑫強調,企業並沒有撤離大陸,只是轉移,在大陸生產比重可能降低,但永遠不可能撤離大陸,企業會在別的市場增加產能或生產基地,賴樹鑫說,後續大陸消費需求仍會逐步成長,因此企業一樣會維持在大陸生產,但不會再增加,會在其他國家開闢新產線。
在越南做生意10幾年的越南台灣商會聯合總會青商會名譽會長、立委邱臣遠則提到,畢竟大陸還是第二大經濟體,因此未來會切成「紅色供應鏈」及「非紅供應鏈」兩部分,而由於貿易戰、反送中加上此次疫情,加速了台商在紅色及非紅供應鏈選邊站。
邱臣遠說,現在非紅供應鏈的企業,若主要客戶為美國、東協等國家的內需市場,就會慢慢移轉到越南、泰國、印尼等國家,也就是說,現在企業設廠會越來越接近他的目標市場,也是所謂的「短鏈革命」,供應鏈縮短。
4月2日,哈電鍋爐廠工人在作業。(新華社)
4月2日,哈電鍋爐廠工人在作業。(新華社)

應長期布局 提前部署

而賴樹鑫提到,事實上,柬埔寨、緬甸、寮國等東南亞國家的消費需求將隨著現代化逐步增加;南歐、非洲國家在未來5年、10年需求也會非常大,這些都是台商可以布局的方向,但台商思考永遠緩慢,還沒有思考到這個地方,日本在這方面腳步就非常快,日本是全世界第一個開拓市場的領先者。
賴樹鑫補充,企業設廠或增加生產基地當然可以選擇他提到的歐洲、非洲等國家,他建議,由於西歐、中歐市場已發展成熟,所以可從南歐、東歐著手,而非洲60國中前10名的消費力較強國家也可以發展,賴樹鑫說,但台商能不能跟上這個先機仍需觀察,因台商從不長期布局,而是看短期利益,此次疫情後,企業須重新思考較長期的布局,不僅要打全球戰略,更要「提前部署」。

台較難晉升企業總部

至於未來台灣是否有望成為企業總部或高階製造研發中心?王國臣不樂觀看待,一方面,目前台灣雖正做高階人才的技術移入,但看起來進度並不快;另一方面,台灣的國際化程度不如新加坡。王國臣說,目前有部分企業回流台灣,有台商回流的商機,但互聯網、高科技外商如谷歌(Google)要增加台灣投資,能夠增加多少,恐怕也無法太過樂觀。
不過,邱臣遠仍建議要回台的台商,尤其是升級較有優勢的企業把總部設回台灣,朝新創力、IoT、AI、大數據等方面發揮,在台灣設立品牌或研發專利中心,後端生產則在東南亞市場鋪線。(記者/林汪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