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歐正為電動車關稅反覆磋商,而能反映大陸先進電動車技術的無人駕駛車,也引起討論。目前大陸已有多個城市在推行無人駕駛計程車,但車輛實際於市區道路行駛仍面臨許多難題,看在北京傳統計程車司機眼裡,並不擔心受到衝擊。
在北京,想體驗無人駕駛,得先離開市區。記者來到「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亦莊)」,這裡已在南五環之外,車流量比不上市區,卻因此成為無人駕駛的良好試驗場域。
記者用APP叫「小馬智行」無人駕駛計程車,等待約10分鐘才獲接單與派車,再十分鐘後車輛才抵達,投放數量有改進空間。此外,搭乘點有所限定,不可在任意處上下車,便利度也打折扣。
由SUV改造而成的小馬智行車輛,車頂與車身設有顯眼的感測器,內裝大致與一般車輛無異,前後排螢幕上顯示著車道、前方號誌和周圍車輛等資訊。本報實際乘坐的車輛安排有「安全員」坐鎮駕駛座,但不介入行駛過程,而是依靠車輛自動判斷。在約15分鐘的路程中,車輛行駛平緩,極少出現急煞或暴衝狀況,並嚴格遵守各路段速限;轉彎時只見方向盤自行旋轉,同時禮讓其他車輛。
除了乘坐體驗不俗,當前無人駕駛計程車的價格也深具優勢。以同樣在平日約15時搭乘一條約7.5公里的路線而言,滴滴打車最便宜車型落在19至20元(人民幣,下同),蘿蔔快跑僅10元,小馬智行更只要7.2元。小馬智行安全員因此說,許多亦莊在地居民更傾向搭乘無人駕駛計程車。
面對無人駕駛計程車的挑戰,傳統計程車司機並不擔心。滴滴司機李先生告訴本報,無人駕駛計程車只能在當下「蹭熱度」、「搞噱頭」,難在大陸城市全面推廣。他認為,由於交通秩序過於混亂、許多民眾「出行不文明」,例如,市區常有貓狗出沒、或大媽推三輪車突然出現,無人駕駛計程車不懂得繞開而是走走停停,導致車程大增。此外,車輛進入社區常需與保安溝通,若搭乘無人駕駛計程車,「他(保安)要跟誰說話啊?」
另一位滴滴司機趙先生也不看好,認為只會在城市外圍高速道路或機場接送等個別場域實現,短期內不可能取代傳統計程車。他說,北京是壅堵的城市,在號誌變燈前,無人駕駛計程車提前減速煞車會造成大面積塞車。此外,目前無人駕駛計程車抵達定點後,是乘客找車、不是車找乘客,也可能造成塞車。(旺報/陳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