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2・工商-專題報導

2018-10-22・工商-專題報導
台灣資本市場政策的競爭力

目前資本市場在IPO表現不差

資本市場是經濟櫥窗,其榮枯反映經濟環境變化。從新IPO案件看,台灣資本市場沒想像中差。IPO是直接金融的一項,台灣在亞洲國家用資本市場直接金融在企業資金應用上較低,佔比不到二○%,相對美國、日本直接金融約有三○%~四○%,台灣資本市場運用協助企業籌措資金發展部分可再努力。二○一八年前三季,掛牌上市新公司四一家,籌措的資本市場資金一六一億,本年度掛牌公司有望突破六○家,募集資金約三五○億左右,基本上有不錯成績。

台灣、香港與中國亞洲資本市場比較

香港今年掛牌一五八家,募集資金約台幣九四○○億,較去年同期增加一八四%,每家募資約一五‧四億港幣,香港家數與募集資金高出台灣許多;中國資本市場問題是,A股審查制度時弛時緊,申請IPO存在不確定性。今年前三季衰退七五%,市場募集資金,衰退三四%。以今年台灣、香港跟中國前三大募資案,台灣雖家數跟募資都成長,但每家發行金額相對小,這是台灣資本市場面對的狀況跟問題。

台灣前三大掛牌公司,第一是方電訊是雲端科技公司,為中華電信轉投資子公司,客戶包括google、Amazon;募資才一四‧八億台幣。第二,商億是F股,為台商在中國創立回台灣掛牌,募集一二‧九億。第三,全球傳動,募得一二億;香港募資的前三大,第一,中國鐵塔,在4G跟5G等電信產業具潛力,募集資金二二九○億台幣;第二,小米集團,募資一六六○億台幣。這兩大在香港掛牌,已創下香港募集資金最大公司。現香港資本市場已開放同股不同權的表決權,加上兩家超大型企業在港掛牌,今年香港在全球資本市場募資規模應是最大;中國A股前三大募資企業,第一是去年在上海A股掛牌的FII(富士康工業富聯);第二是寧德時代;第三是華西證券。除FII一支獨秀,募集資金達二七一億人民幣。其餘企業寧德、華西,規模相對小。評量企業掛牌選擇,香港成長可再做關注,中國存在不穩定跟不確定性,相對沒有香港那麼好機會。

關注市場競爭政策 評估中小企業發展价值

FII上海掛牌引起許多台灣企業關注,因快速在中國A股市場掛牌,且募集資金多,但因存在不確定性,到中國A股掛牌,仍會做審慎評估;這也是台灣資本市場的優勢。另,台商過去在中國投資,希望槓桿(leverage)資本市場力量協助台商轉型跟創新,但美中貿易戰的衝擊下,台商要應用過去事業在中國生產,出口到歐洲、美國等地,就須更仔細衡量是否往其他資本市場發展;再則,需特別關注香港、新加坡兩大資本市場政策,香港彈性比台灣高,台灣需吸引更大投資規模的公司與獨角獸來市場。為吸引台灣生技類股,今年香港開放無獲利公司到香港掛牌,由於投資人對其資本市場不熟悉下,今年香港掛牌公司前三季截止雖有一五○多家,其中跌破掛牌價比率也達八成。總之,開放新產業或吸引獨角獸公司確實較靈活,這也是台灣在資本市場發展過程應該思考的,資本市場的穩定中,擁有核心價值的中小企業及其發展特色是未來要關注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