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2・工商-專題報導

2018-10-22・工商-專題報導
山高水深方有巨龍 產業、資本需整合

發掘優勢、延展價值、扶植新創

資本市場發展策略必須緊密跟著經濟產業發展,創造資本市場成長。「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思考台灣有哪些神仙跟巨龍,可在資本市場翻騰跟神遊。我認為再造台灣資本市場有三:發掘未來優勢、延展現在價值、扶植新創產業。嘗試尋找自己適當的模式,讓台灣資本市場在全球占一席之地。

未來優勢:隱形冠軍、長照產業、AI產業價值鏈

對政府政策五+二產業有三意見:一,隱形冠軍不要讓第一代退下後,第二代斷掉。有很多未上市好公司,創業第一代已老,第二代不一定接班。私募基金是中間轉折點,可協助IPO變成制度化公司;二,支持長照產業。台灣進入高齡社會,七年後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六五歲以上失智約八~十%。長照事業未來一年約有一~二兆服務需求。但前提在:一,衛福部對長照有無足夠能力,長照機構水準能否從社會福提到高層次品質供給;二,內政部與金管會能否同司法院合作,把利益信託、法定監護與意定監護,透過修改民法等法規,把資源信託監護制度引進,創造長照到金融的產業。這叫挖掘未來產業,是內需產業,也是隱形冠軍;三,以AI為主體的產業價值鏈,台灣要有AI產業價值鏈,善用既有硬體跟軟體。程式結合金融與其他領域IOT(物聯網)。

跨部會整合修法 放寬證券從業規定

建議於延展價值面:一,將人民的錢移到資本市場,希望民眾長期投資,政府可提出台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機制(TISA),這基金須專門投資台灣,每人買進後持有五年,鼓勵長期持有,有稅務優惠,希望每人每年可扣除額二‧四萬元,且併入儲蓄投資特別額二七萬元限額;二,勞工退休金新制能否開放自選投資制度,新制目前六%的提領是現有的。修改勞工退休金條例由勞動部管轄,但修改勞工退休金開放自選投資制度,需與金管會密切合作,好處是台灣九百萬勞工,在六%以外自選,會加大資本市場。三,台灣有證券業、期貨業、投信投顧業,且需申請經營執照。但中國大陸、新加坡、香港沒有分行業別,只需申請執照。對券商應更開放,讓他們能夠經營私募基金,允許私募基金成為保險業資金投資對象,擴展金融業人力,加大市場流動性;四,扶持新創產業。目前是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NDF)、國發基金、台杉投資、創投與私募股權,還有育成中心跟Fintech基地,交易所有科技事業免成立年限或獲利的規定,並縮短期間。其實台灣早就可以,只要到科技部或工業局取得科技事業證明,就免除成立年限跟獲利規定。

引進基石投資人、開放無獲利公司發行 無擔保公司債

另有兩點可思考:一,引進基石投資人制度,IPO開放一定比例給基石投資人以利新創產業的籌資跟發展。原公募、私募各有所歸,能否在IPO階段融合公募跟私募,好處是可引進戰略投資人;二,可否開放大型無獲利公司發行無擔保公司債、無擔保可轉換公司債。今新創企業要發有擔保實有困難,可否發無擔保,特別是無擔保的可轉換公司債。讓債權人先拿一點利息,等好轉後,債可換成股票,刺激投資人承擔風險。這應在為保護投資人,只有專業自然人等級以上才能購買,一般投資人先不得購買,至少做投資上的區別。

二十年來台灣十大上市公司無甚改變,竄出新秀少,IPO被排擠到後面。從未來產業、現在價值開放、新創,才能將資本市場做大,在國際資本市場立足。總體看,台灣每年GDP都有成長,但人民實質薪資成長未達預期,原因是沒在台灣投資,產業未升級。唯一解決方案是投資台灣:財政政策、貨幣政策要鼓勵投資台灣;抓住台商回流機會,回台投資創造所得成長。對政府的呼籲:「山還是要高才有神仙,水還是要深方有巨龍。」經濟產業發展怎麼樣,資本市場就那麼樣,達成這些政府應是一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