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3・旺報-綜合報導

2019-06-13・旺報-綜合報導
蟲蟲危機 秋行軍蟲來台吃buffet

聯合國預警重大害蟲 以玉米、水稻等農作物為食

秋行軍蟲以玉米、水稻等多種農作物為食,對糧食與農業的危害極大,在全球惡名昭彰,近期更將蟲害帶至兩岸。大陸雲南、廣西1月傳出首宗秋行軍蟲蟲害後,短短5個月間18個省市相繼淪陷。台灣10日在苗栗縣飛牛牧場發現首宗秋行軍蟲幼蟲,12日也在嘉義、宜蘭兩地確認秋行軍蟲的蹤跡。

秋行軍蟲最早在美洲中部被發現,是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預警的跨國遷飛性農業重大害蟲,目前已在全球超過90個國家與地區發現。牠的幼蟲會大量啃食玉米、水稻、高粱、棉花、十字花科、葫蘆科、茄科等多種經濟作物,造成嚴重農業損失。
秋行軍蟲的繁殖能力與傳播能力極強,不僅一生可產約1000顆卵,且每晚可飛行100公里左右,配合氣流飛行更可傳播250公里遠,增加防治難度。

陸18個省市淪陷

大陸1月11日在雲南省普洱市江城縣發現疑似秋行軍蟲幼蟲危害。大陸全國農技中心隔日緊急派出調查組到現場,證實此害蟲已入侵大陸。經過5個月時間後,秋行軍蟲已經在陝西、四川、重慶、湖北、湖南、河南等18個省市被發現,行跡遍布整個華中與華南,甚至在華北也傳出疑似的零星災情。截至5月10日數據,秋行軍蟲蟲害發生面積已達108萬畝。
為防治秋行軍蟲,大陸農業農村部近期列出25種應急使用的農藥產品,供農民使用;同時5日更與財政部合作,安排5億人民幣(約22.67億新台幣)的救災資金,對蟲情發生區和遷飛過渡區展開蟲害防治。農業農村部強調,要堅決打贏「蟲口奪糧」的攻堅戰,確保全年度糧食生產。
同時,大陸農業科學院植物防護研究所近期研究指出,在大陸常見的臭蟲虫春是秋行軍蟲的天敵,1隻成蟲每日最多能消滅41隻秋行軍蟲幼蟲,可有效防治在農田肆虐的秋行軍蟲,未來可作為農藥之外的防治方法之一。

苗栗驚現全台首例

另一方面,台灣農委會防檢局10日證實,苗栗縣飛牛牧場青割玉米發現秋行軍蟲幼蟲,為全台首例。防檢局12日再宣布,宜蘭頭城食用玉米田與嘉義的青割玉米田確認發現秋行軍蟲,在雲林、嘉義以及宜蘭等地仍有7例等待確認。
行政院12日下午緊急召開「秋行軍蟲防治會議」,並訂定補償農民與獎勵通報等辦法。行政院長蘇貞昌要求,各部會要上緊發條,若有疏忽釀災,會追究首長責任;農委會接獲民眾通報後,在兼顧效率與專業下,縮短檢驗流程;各地方政府防疫欠缺預算時,可向中央申請相關經費。
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指出,對於受災農民的補償會從優發放,首先收到第一筆是農作物銷毀後的補償;另外由於銷毀後需管制3個月不能種植,農民也會收到這期間的休耕補償。
陳駿季表示,為鼓勵民眾與農民主動通報蟲害,只要通報的案例經確認為秋行軍蟲,會獎勵1萬元,即日起開始生效。陳駿季強調,秋行軍幼蟲2至3周時間就會生長為成蟲,因此接下來的10至14日十分關鍵,若是台灣能在此時做好防治,就能有效殲滅秋行軍蟲。
(賴志昶)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右)頒發紀念品,給發現全台首例秋行軍蟲的張先生。(記者賴志昶攝)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右)頒發紀念品,給發現全台首例秋行軍蟲的張先生。(記者賴志昶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