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1・旺報-專題報導

2019-12-21・旺報-專題報導
步步驚喜 兩岸文創上演宮鬥劇

北京故宮盈利勝1500家A股公司 京韻文創大爆發

北京故宮文創商品「繪彩琺瑯紋膠帶」。(取自新浪微博@故宮淘寶)
北京故宮文創商品「繪彩琺瑯紋膠帶」。(取自新浪微博@故宮淘寶)

北京、上海、台北文創IP的發展與競合,宛若一部跨越地域、時空的「三城記」,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者,莫過於北京故宮、台北故宮間連演不輟,「兩宮」各自用文創吸睛、步步驚喜的「宮鬥」。而北京故宮2013年開啟的「超級IP」之路,不僅引領風潮、產生輻射效果,也外溢至整個「京韻」文創產業。

10月底落幕的中國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簡稱「北京文博會」),創辦於2006年。本屆以「引領文化產業高品質發展‧助推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為主題,包括東城的「老胡同的文創新生活」,展示「首都風範、古都風韻、時代風貌」的城市特色;朝陽則主打「文化+」產業融合,以區內10家獲市級認定的首批文化產業園區為代表,呈現朝陽區「百園工程」最新進度。

公園文創年收破千萬人幣

不僅如此,文創商店已被視作「博物館的最後一個展廳」,最佳例證莫過於北京故宮前院長單霽翔曾公開透露,2017年故宮文創產業營業額高達15億元(人民幣,下同),意味著北京故宮的文創產業,營業額已然勝過1500家A股上市公司。緊追在後的國家博物館,則以3000餘款文創產品、創造營收約3億元。

此外,北京的國家大劇院、首都圖書館、天壇公園、首都博物館、中國鐵道博物館等也都寫下文創收入400萬元的成績。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並領跑全大陸,率先打響「公園文創」的概念,瞄準「來園遊客每人平均文創產品消費額達到1元」的小目標,頤和園、北京動物園均已達標,文創年收入雙雙逾千萬元。

逛百貨重返老北京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王府井百貨大樓裡打造一座「老北京城」──「和平局」還原昔日老北京的市井生活,讓民眾遊客來此逛胡同、嘗小吃、聽相聲,穿越回到半世紀前的北京城。建築面積達2400餘平方公尺的場景沉浸式體驗空間,「和平局」堪稱道地「京韻」,異軍突起的「網紅打卡」文創景點。

受北京故宮文創IP的影響,由5位80、90後組成,成軍迄今5年的「王府井夢工廠」團隊,也推出以京味文化為核心的「大中華王府井」地域特色系列,「沙琪瑪」行動電源、「糖葫蘆」手電筒、「提籠架鳥」鑰匙包等均為熱銷產品。以「京韻」為圓心,北京當地官方、民間正在持續擴張文創IP所覆蓋的圓周範圍。(記者賴廷恆)

現場觀察

京韻+台味 迸出文創新滋味

由老北京炸醬麵、冰糖葫蘆,到舞獅、兔爺兒,乃至京劇臉譜、非遺手工匠人等,這些「老北京味」破表的彩色塗鴉,現身在北京前門廊坊二條胡同的牆面上,當中也有出自台灣藝術家王國仁之手的作品。《一帶一路藝胡同》的策展人、兩岸知名文旅專家徐中孟,曾先後在香港、台北及北京三地求學,居間促成此一「京韻」、「台味」文創互通交流的新篇章。
今年北京國際電影節展映的創新紀錄片之一,由五洲傳播中心與Discovery頻道共同製作的紀錄片《智慧中國:眾創時代》,內容描繪去年北京大柵欄廊坊胡同二條塗鴉社區營造活動的《一帶一路藝胡同》。應徐中孟之邀,首度至北京進行創作的王國仁,也在廊坊二條、門框胡同交匯處的牆面上,用泛黃的色調,畫下掛著燈籠、布幌的店鋪招牌與拉黃包車的車夫等,屬於老北京胡同的場景。
今年5月,北京市政府新聞辦邀請50位中外媒體記者,漫步老城胡同、體驗京味文化,大柵欄也是造訪地點之一。去年北京國際設計周的系列活動之一,《兩岸四地老舊社區改造提升案例展》亦曾邀請台灣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執行長熊鵬翥與會,擔任策展的徐中孟指出,兩岸四地各有不同的特色及環境,但彼此間其實有不少的經驗,可相互借鑑、分享,城市更新為許多城市必須共同面對的課題。
「在保留胡同建築物的同時,也應保留下胡同文化,在傳承中亦有所創新。」針對「京韻」、「台味」的文創交流,現居北京的徐中孟,以當地的「鄉村振興」、「城市更新」,包括「文創文旅」的推動發展、「文創園區」的建設經營為例,台灣文創業者應可與大陸方面攜手合作、共創商機。(賴廷恆)

兩岸文旅專家徐中孟與北京海淀藝術改造社區項目的塗鴉合影。(徐中孟提供)
兩岸文旅專家徐中孟與北京海淀藝術改造社區項目的塗鴉合影。(徐中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