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神舟」上天、「蛟龍」下海之後,大陸科學家在地球深部的探索又有了歷史性突破。由吉林大學主要承擔研發的「地殼一號」萬米鑽機,6月2日宣布完成7018公尺的鑽井深度,創造亞洲國家大陸科學鑽井新紀錄,也讓大陸成為繼俄羅斯和德國之後,世界上第三個擁有實施1萬公尺大陸鑽探計畫專用裝備和相關技術的國家。
7018公尺深的松科二井,屬於大陸松遼盆地白堊系國際大陸科學鑽探工程,是國際大陸科學鑽探計畫(ICDP)實施22年來最深鑽井,也是全球首個鑽穿白堊紀陸相地層的科學鑽探井。於2014年開鑽,目標是打穿松遼盆地白堊系,探索松遼盆地深部能源潛力,建立松遼盆地深部地層結構,尋求白堊紀氣候變化地質證據,研發深部探測技術。
首度打穿白堊紀地層
20世紀70年代以來,很多發達國家實施了多項科學鑽探計畫。具有代表性的有蘇聯柯拉半島12262公尺超深鑽,是目前世界上最深井;德國KTB超深鑽9101公尺,則排名第二。
1996年2月,德國、美國和大陸,是全世界第一批發起國際大陸科學鑽探計畫的國家,目前大陸已成功申請「大別──蘇魯」大陸超深鑽、中國環境科學鑽探青海湖工程、科鑽一井和二井工程等多項ICDP專案,在大陸科學鑽探領域成績亮眼。
一舉突破4項關鍵技術
在過去,大陸的地球物理儀器主要依賴進口,但國外高精度的儀器對大陸封鎖,經過4年多的技術攻關,2013年吉林大學成功研發出大陸首台萬米大陸科學鑽探專用裝備「地殼一號」萬米鑽機,填補了大陸在深部大陸科學鑽探裝備領域空白,大大提高大陸超深井科學鑽探裝備的技術水準。
「地殼一號經得起考驗,鑽機無故障率達97.5%,最高日進286米,充分體現出我國自主研發鑽機的能力。」松科二井工程總裝備師、吉林大學副校長孫友宏表示,地殼一號突破了4項關鍵技術,一些技術甚至達到國際領先水準,讓大陸鑽探裝備研發水準成功躋身國際第一梯隊。下一步將繼續研發1萬5000公尺國產超深鑽探裝備系列,為超萬米大陸科學鑽探工程做準備。(記者/李鋅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