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火鍋連鎖企業海底撈9月26日在香港正式掛牌。不過,海底撈上市首日的股價猶如搭上雲霄飛車,開盤不久股價一度大漲10%,使得總市值突破千億港元,但午盤過後一度差點跌發發行價,總場以17.82港元做收,僅較發行價上漲0.11%,有分析師指出,海底撈上市後風光無限,但已經出現估值過高等隱憂。
按照海底撈上市首日收盤價17.82港元計算,儘管該公司市值高達944億港元,但對應2017年11.94億元淨利潤,其本益比高達64倍,顯示其股價已經不便宜。
首日股價先盛後衰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海底撈在2015至2017年三年當中,其在大陸中式餐飲市場的營收排名都穩居第一,更是大陸國年首家年營收破百億人民幣的餐飲連鎖企業,對應海底撈的業績高速增長,有分析師認為,海底撈上市首日股價先盛後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資者對其估值過高的憂慮。
海底撈首席戰略官周兆呈在上市前曾表示,上市後募集到資金60%會用來在各地開店,預計今年開店數在180至220家之間,其中15至22家店將開設在海外。周兆呈還表示,海外市場將是海底撈非常關注的地方,將根據不同地區的消費者需求決定開店地區和數量。
高速擴張利潤下降
不過,上述海底撈的目標,反而讓投資者感到擔憂。主要原因在於,與另一家火鍋連鎖上市公司呷哺呷哺相比,海底撈雖然在顧客總量、分店家數、營收年增速均高過後者(2018年上半年),但在最重要的指標--經營利潤率方面,海底撈在2017年至2018上半年間,均以22.3%、19.9%低於呷哺呷哺的23.7%、20.8%,且呈現逐漸下滑的走勢。
分析師指出,對比海底撈上市前的近千億港元的估值,其獲利能力的下降絕非好事,因為這必然會面臨市場嚴苛的檢視,未來海底撈必須要隨時證明自己的估值是合理的,否則將會受到市場嚴厲的「懲罰」(指賣壓)。
此外,海底撈近年來的擴張速度相當快,中國食品行業分析師朱丹蓬指出,從管理層面來看,門店增加得越多,管理風險就越大,「對底撈來說,最大的風險還在於食品安全。」他指出,從近期大陸餐飲業頻頻出現食安事件來看,如何在急劇擴張的同時,確保食品質量和安全,是關係到海底撈能否持續高速增長的關鍵。(記者/梁世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