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30・旺報-綜合報導

2019-10-30・旺報-綜合報導
探索澳門 珠海遊添新色

吸引遊客 首重區域合作 焦聚小眾訴求

▲澳門旅遊局區長文綺華。(記者李怡芸攝)
▲澳門旅遊局局長文綺華。(記者李怡芸攝)

「澳門回歸時的旅客量為700萬人,去年已達3580萬人,今年預估全年可望達到近4000萬人次。」澳門旅遊局局長文綺華表示,大陸遊客在這些年的大幅增加固然是原因之一,但誠如今年因《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畫綱要》公布及澳門新八景的票選出爐,澳門也持續因應時代變化而規畫、開發新的旅遊行程。

文綺華指出,《網要》自今年2月出台對澳門而言特別是可透過與珠海的合作,解決澳門本身地小擁擠的旅遊挑戰,她指出已有不少業者特別針對珠海的一些離島如萬山群島進行了踏查,可望透過投資或其他面向的開發,將珠海的一些群島納入澳門旅遊行程,「也許是民宿或水上活動,具體而言還有待規畫,但已有業者希望開通直昇機、船班,積極在與珠海洽談中。」

與橫琴對接 牽動合作

此外,文綺華指出橫琴方面的中醫藥產業園預計明年初完成,也有些商場內的主題項目正在進行,加上橫琴開放港澳導遊拿執照,澳門導遊可把澳門的團隊帶到橫琴,第一批的培訓導遊已拿到執照,「澳門與橫琴的產品已陸續對接,牽動兩方業者合作」此外政府方面今年12月20日將首度合作煙火節。從政府到民間在旅遊上,都因粵港澳大灣區的區域整合規畫而攜手合作。

▲澳門於2017年評定為創意城市美食之都,也陸續舉辦美食節吸引觀光客。(澳門旅遊局提供)
▲澳門於2017年評定為創意城市美食之都,也陸續舉辦美食節吸引觀光客。(澳門旅遊局提供)

東島開發休息旅遊區

新八景誕生,文綺華表示在推廣新景點上,會更焦聚以專題、小眾為訴求,如「龍爪觀濤」就適合針對小眾族群,此外「港珠澳大橋本身就具旅遊吸引力」,目前雖僅限於交通作用,但未來在東島可望開發為小型休息旅遊區,可讓遊客純粹為旅遊觀光上橋。
香港自6月迄今的動亂,文綺華觀察對澳門的影響在於旅客結構的改變,「過去的港澳旅遊團減少了,但個人遊有升幅」且據統計香港旅客增加,「十一黃金周時,香港旅客增幅達40%」而下滑的主要是國際旅客,不諱言一些外籍會議、商務客受香港影響而減少。
據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統計,2018年澳門以402億美元在亞太區旅遊收益排名第5位,位居全球第11位;主要客源以大陸、香港、台灣為前三強,韓國排名第四為國際旅客之首,文綺華仍強調,以澳門的條件而言,要吸引觀光客,尤其需要區域合作。

▲澳門青年創意孵化中心提供青年創業者24小時可使用的基地。(記者李怡芸攝)
▲澳門青年創意孵化中心提供青年創業者24小時可使用的基地。(記者李怡芸攝)

台青圓夢新選擇

台灣創業者,SAM BRANDESIGN LIMITED負責人王鄉誠(SAM)到澳門6年,創業4年,相較之下,他認為澳門創業環境較大陸或台灣都來得具優勢,且以台灣的訓練與創意思維,他指出:「扎根於澳門,能以台灣的設計能力,測試大陸的市場與製作能力。」
澳門經濟局對於青創政策多所支援,期待以推動青年創新創業,推動澳門產業結構、經濟的適度多元發展,包括2017年10月經濟局委託澳中致遠投資公司營運澳門青年創業孵化中心,並設有青年創業援助計畫,提供一筆免息援助款項,為青年創業十日大提供辦公空間、投融資對接、諮詢服務、創業培訓與講座等。
SAM指出,澳門的創孵中心有著與廣州、深圳、珠海等6個城市的10個孵化中心合作的優勢,SAM也指出,自己選擇在澳創業,看重的反而是規模小的市場,「容易打進核心,且適合玩創意。」反觀大陸或台灣,人脈反而難以建立,要做到較深入溝通、建立品牌關係成為更大的挑戰。
「台灣經驗在這裡是會被欣賞的」SAM表示台灣的文創思維,動輒連一個杯蓋都可以依據天氣、族群設計出上百種商品,運用這樣的能力,加上澳門的一些青創補助政策,如免息貸款、中小企業免稅額等,讓創業風險降低,反觀台灣光是會計、辦公租金,便已令年輕人卻步。
對於台灣有志來澳創業者,SAM建議,在澳門要把小的美放大,便能看見這裡創業環境的優勢與對台灣朋友的友善。

(記者/李怡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