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古就有吃小米的傳統,穀子又稱粟,古時也稱禾,脫皮後即為小米。在中國古代史料中有大量有關「禾」和「粟」的記載,如甲骨文中多次出現「禾」的象形文字,《詩經·小雅·黃鳥》記載:「黃鳥黃鳥,無集於穀,無啄我粟。」西漢時期《汜勝之書》記載了粟的「區田種粟」抗旱保種法。劉芳介紹,小米味甘、鹹,性涼,入腎、脾、胃經,具有健脾和胃、補益虛損、解毒等功效。
《本草綱目》最早提出了小米能「治反胃熱痢,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意思是說,有胃灼熱、反胃、嘔吐等不適時,可適合喝小米粥,潤養脾胃。
五穀中 小米補腎最強
劉芳介紹,中醫認為,黃色入脾,甘味入脾,小米是黃色的,味甘而鹹,因此中醫說小米能和胃溫中。生活中,婦女生小孩後坐月子,喝小米粥,主要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說到小米補虛損的功效,還體現在補腎上,所謂「人食五穀而化精」,五穀都具有養精氣、補腎氣的作用,其中數小米的補腎功效最強。明代名醫李時珍曾說,粟(小米)之味鹹淡,氣寒下滲,腎之穀也。就是說,小米性質偏寒,五味上是略帶點鹹味的,鹹味入腎,所以小米還具有益腎氣、補元氣的功效,因此李時珍稱它為腎之穀。
虛寒氣滯體質需少吃
小米的養生功效雖多,但是如何才能充分汲取其精華,還是需要注意的。劉芳介紹,由於小米性稍偏涼,虛寒與氣滯體質的人,要少吃小米。另外,陳年爛穀子吃不得,研究表明,新鮮小米粥對胃黏膜具有保護作用,而長期存放的老小米具有致潰瘍作用。
小米的吃法有三:一是熬粥,二是煮飯,三是磨成小米麵蒸著吃。這三種吃法,以煮粥吃最好,可以與各種食材搭配,有著很好的營養和藥用功效。
東漢張仲景在《傷寒論》記載:「桂枝湯,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餘,以助藥力。」明朝李時珍於《本草綱目》記載寒食粥,用杏仁與各種花熬制,能通氣血、治咳嗽,後人在其基礎上不斷改良,根據情況在粥食中加入藥材或果蔬煮成養生粥,在滋補的同時還能給身體補充水分,同時藥材在粥的溫和烹煮下,藥用物質能夠散發溶解到粥裡去,能更充分被人體吸收,是老幼皆宜的養生佳品。
(取自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