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03・旺報-專題報導

2019-09-03・旺報-專題報導
陸推國企改革 不怕啃硬骨頭

經營機制未見根本性轉變 還需全力提升效率與競爭力

對於大陸的經濟發展,國有企業絕對占有一席之地,但是隨著時代巨輪的滾動與變遷,國企也面臨轉型升級的重要關鍵期;大陸近年來積極推動國企改革,並視為是塊硬骨頭,早就預見改革之路也不見得很順遂。惟面對跨國企業與民營企業的步步進逼,使得國企不能再抱著吃大鍋飯的心態,而是要與時俱進,提升經濟效率與競爭力,才能走得更久更長遠。

這次中美貿易攻防戰,美方直接點名大陸國企,炮轟大陸補貼國企的不公平政策造成美商的損失。事實上,大陸的國有企業從建政以後,就扮演著大陸發展經濟的關鍵角色,不僅提供民生所需的各項產品,也是拉動經濟成長的火車頭,如果這個火車頭引擎熄火,很難想像大陸的經濟將會變成什麼結果。

靠政府扶持缺乏創新

國企是大陸發展經濟的中流砥柱,在建國初期,大陸為了優先發展重工業和加快實現國家的工業化,擁有了國有資產和國有企業。此外,大型國有企業也是出口創匯的主要力量。1997年,國有企業出口創匯額超過了外商投資企業,居於領先地位。其中,大多數大型國有企業以銷售額的1%左右投入研究與開發,有的達到2%,技術進步處於國內工業企業領先地位。
時序邁入2000年,大陸的國有資產已經達到9兆元人民幣,構成了極其巨大而龐雜的體系,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在幾乎所有的工業領域仍占據主導地位。
不過,在過去,尤其是改革開放前,國企的經營主要是靠政府的扶持,結果導致企業缺乏競爭力與創新精神,其次,因國有企業對自主品牌的不夠重視,導致許多大型國有企業多年來為外國公司生產代工產品,同時對國內企業造成空間壓縮,影響了中國民族品牌的發展。

2017年6月10日,北京二七機車有限公司舉辦國企開放日主題活動,一百多名市民參觀這家有著120年歷史的國有企業。(新華社)
2017年6月10日,北京二七機車有限公司舉辦國企開放日主題活動,一百多名市民參觀這家有著120年歷史的國有企業。(新華社)
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製表:龔俊榮
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製表:龔俊榮

三大方向應對市場化

隨著1994年大陸當局加速進行改革開放後,市場化浪潮對國有企業經營機制形成強烈的衝擊,也對國有企業的定位提出新的要求。應對市場化競爭的需要,大陸政府對國有企業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最主要的是「下崗分流,減員增效」、「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國有企業重組與上市」三個方面。
「下崗分流,減員增效」主要是解決國有企業冗員過多、效率低下的問題;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主要是將國有企業從不合理的社會負擔中解放出來,兼解決企業急需的各種勞動力流動問題;國有企業上市特別是大型國有企業上市,主要是為了解決國有企業的資金短缺問題。

投資回報率仍然低下

客觀地講,近年來大陸積極推動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引進社會資本,改革成效也逐步浮現。但同樣不可否認的是,國有企業經營機制並沒有根本性轉變,國有企業困難沒有根本改觀,國有企業投資仍然是財政支出的「黑洞」,是財政赤字的主要製造者。
另外,國有企業融資發展成為證券市場不能承受之重──國有企業大量上市融資,所融資金有相當一部分或為母公司占用,或沉澱在企業的銀行帳戶中,真正被企業用來進行生產經營的資金所形成的投資回報率也是相當低下的。(記者/龔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