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5・旺報-專題報導

2018-10-25・旺報-專題報導
陸惠台措施 助「台流」精準脫貧

隨著偷渡客日益減少,收容大陸偷渡客的靖廬走入歷史,相反的,大陸各地「台流」問題日益嚴重,尤其是向來台商聚集的珠三角、長三角與閩南等地;「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大陸對待「台流」,不像台灣對待偷渡客截堵遣返,而是配合今年推出的《惠台31項》,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之一的「建成小康社會」與「打好三大攻堅戰」之一的「精準脫貧」一環,受到台商普遍肯定。

大陸由於工資上漲、環保標準趨嚴、經濟成長變緩、台商原有代工生產模式經營困難、台幹失業成為「台流」,約占滯陸台灣民眾的5%。

隨著2月中共中央惠台措施定調,台商雲集的江蘇昆山,地方台辦5月展開貧困台胞調查,了解困難台商生活情況;約莫同時,北京台商協會成立「社會公益部」,優先提供遭遇困難的北京台協成員急難救助,後來雖因面子或失聯,「台流」登記人數有限,但已有好的開始。

國安會前祕書長、台北論壇董事長蘇起先前訪陸後,曾轉述大陸學者說法,如果蔡政府持續恫嚇、限制台灣人在大陸發展,導致台商、台幹、台生有家歸不得,一旦演成「台流」,陸方會考慮發給他們大陸身分證,後來大陸果然推出台灣居民居住證政策,解決「台流變戶籍人球」問題。

昆山台商指出,「台流」問題並非一朝一夕形成,而且越來越嚴重,有些當年得意時拋家棄子、包二奶揮霍,之後落魄無顏回台或遭親友排擠,如今多半「又老又窮」,大陸各地惠台陸續落地,相對為兩岸政府解決問題。

台企聯榮譽會長丁鯤華認為,風水輪流轉,昆山等地做「台流」調查給人很大啟示,就是台商應該更努力團結。從另類角度看,這的確滿可悲,過去台商在大陸也是「台灣錢淹腳目」,如今變成「精準扶貧」對象,大陸要把有限福利抽出部分照顧貧困台商,可說前所未見;不過,昆山的台商政策向來走在最前端,他樂見這樣的照顧,只是照顧困難台商,台灣政府和各地台協更應多盡一點力。

(記者/李文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