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30・旺報-綜合報導

2019-03-30・旺報-綜合報導
白色恐怖導火線 四六事件70年

學者嘆社會仍一無所知 盼挖掘史實及平反

1949年四六事件70年,台師大29日舉辦「微光漸顯」紀念特展,事件涉及的兩校(台師大、台大)校長皆出席致詞。師大四六事件研究小組召集人林玉体指出,台灣三次戒嚴,前兩次跟228有關,只戒嚴1天到3個月,四六事件之後的那次戒嚴卻長達40年!台灣社會對四六事件還很無知,有人還問是六四事件嗎?顯見四六事件的史實還亟待挖掘。

台師大校長吳正己表示,四六事件有其時代背景也就是國共內戰,當時逮捕300多位師院學生、30多位台大學生,1990年代台師大開始整理資料,1997年公布經過、還原歷史;今年70周年有特殊意義,台師大一方面緬懷校友,另外也佩服他們當年關懷社會、勇於爭取校園自治的勇氣。

民主社會對歷史應反思

台大校長管中閔表示,發掘歷史真相不是為了讓大家更分歧,而是希望藉此形成共同歷史記憶,成為更包容與團結的群體;他指出,30年前,四六事件還不能公開討論,威權時代統治者怕人民會思考和反省一切所見所聞;現在民主時代,所有的思考與反省必須立基於歷史事實,讓歷史真相逐漸浮現。
他並引述白色恐怖時期受冤入獄、以數學詩知名的詩人曹開詩作:「數對括弧說:『你是我的』,括弧便把數禁在鐵匣裡;點對面積說:『我歸你的』,面積便賜給點在軌跡上的自由。」

將繼續傳承解釋史實

林玉体直言,當年四六事件台大是配角,師院才是主角,但台大校長傅斯年對治安單位說,你如果讓學生流一滴血,我跟你拼命!師院代理校長謝東閔卻說「治安機關到學校抓人,就讓他抓嘛」;四六之後台大和師院有很不同結局,師院馬上換校長、學生重新登記學籍、停止招生,還有涉案者遭「諜斃(被當作匪諜而槍斃)」。

面對白色恐怖,已故台大校長傅斯年挺身而出,減少學生傷亡。(遠流提供)
面對白色恐怖,已故台大校長傅斯年挺身而出,減少學生傷亡。(遠流提供)(吸菸有害健康)

林玉体說,四六事件亟待平反,像寫出《新英文法》巨作的師大英語系學生柯旗化,以政治犯身分入獄十幾年,現在學生卻不知他是誰?這對白色恐怖受難者太不公平;四六事件一直沉默到現在,台師大和台大有責任擔起繼續傳承、解釋史實的任務。

歷史相似 學子西進

2016年,台師大將四六事件納入校史,被部分媒體很廉價地解釋為「學生對抗威權」,以替太陽花學運的正當性背書,卻忽略了事件發生的歷史脈絡。
事實上,在四六事件裡因為政治上的威權加上經濟上的壓迫,使得左派思想成為不少知識分子的精神出口;今天若只從「台灣政治上從威權到民主的過程」去看四六事件,就太狹隘了。應該反思:當年吸引青年的左派社會主義為何在台灣失去土壤?
不像目前台灣習慣把所有人事物二分為統獨,二戰後的台灣青年並不存有國族分裂的元素。以當時師院和台大為例子,學生的組成既有本省人,也有很多大陸來的外省學生,他們一方面懷疑與痛恨殖民統治,一方面也深刻關懷當時底層社會的生活掙扎與競爭的挫敗感。四六事件導火線

白色恐怖時期被綁赴馬場町刑場槍決前,犯人在法庭上書寫遺囑。(本報系資料照片)
白色恐怖時期被綁赴馬場町刑場槍決前,犯人在法庭上書寫遺囑。(本報系資料照片)

「單車雙載」之後一周,學生就決定以「結束內戰、和平救國」、「反飢餓和反迫害」為訴求,自發性發起抗議活動。
可以說,不只是政治上的威權主義,也是經濟上的嚴重惡化,使得許多青年受到當時左派思想的吸引。四六事件後,不少被通緝學生逃脫並加入共產黨,或是逃回大陸,加入共軍。

左派因為國民黨清洗以及國際麥卡錫主義而在台銷聲匿跡70年,現在台灣已經很難想像,民國34年光復後的台灣,社會主義是相當興盛的;更何況從日據時代以來,左派就是台灣的抗日主力,並不陌生。
回顧四六事件,和二二八相較,四六事件牽涉的人更多、時間更長,有整批外省學生被殺害,更開啟了後面超過40年戒嚴的「金氏紀錄」;但二二八被奉為綠營的政治正確,四六事件受到的重視卻不成正比。
不過,當我們看到目前執政黨因為拚經濟無能,而使得青年學子紛紛西進為自己找「錢」途,相較於當年四六事件之後,知識分子為了理想而奔赴大陸,令人感嘆;似乎台灣從來不能和大陸切割,總是有台灣青年西進找出路,歷史何其相似?

(記者/簡立欣)

小靈通  四六事件

1949年3月20日,1名師院學生和1名台大學生共騎一輛單車,警察認為違反交通規則而拘禁,引發兩校學生不滿,徹夜遊行抗議,警方暫時屈從,卻埋下四六事件導火線。4月6日,軍警進入台師大和台大逮捕學生,主要是當時國共內戰氛圍下,國民政府擔心學生遭共產思想煽惑而發動的政治行動。四六事件被視為「白色恐怖」濫觴,不少學生因此被列入黑名單、入獄甚至槍斃,也有人失蹤或輾轉逃到中國大陸。(簡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