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7・中時-專題報導

2018-05-27・中時-專題報導
做夢也沒想到會當作家 東山彰良的奇蹟進擊

新作《我殺的人和殺我的人》 連奪日本三大文學獎

日台籍小說家東山彰良,2015年以融合父親成長經歷的小說《流》,摘下日本文壇最高榮譽的直木獎,成為繼邱永漢、陳舜臣後,第3位獲得直木獎的台灣人。他的新作《我殺的人和殺我的人》繼奪得織田作之助獎、讀賣文學獎之後,本月18日獲頒渡邊淳一文學獎,同1部作品連續得到3個大獎,相當罕見。

東山在渡邊淳一文學獎的頒獎典禮上說:「我寫小說今年正好進入第15年,做夢也沒想到會成為作家,剛開始的我只是很單純想寫些有趣的故事,到現在也是如此並沒有變。」

評審讚到爆 好到無可挑剔

東山彰良的《我殺的人和殺我的人》獲渡邊淳一文學獎評審的一致好評。名作家小池真理子盛讚指出,「很難得有真的好到讓人無可挑剔的作品,無論 從哪個角度讀,都找不出任何缺點,讓我忘了這是候選作品」。

直木獎的榮耀為東山彰良鋪了一條平穩的作家之路,現在他擔任老師、寫作之外,還成為電台音樂節目主持人。對於自己人生的巨變,東山彰良直呼,「真是個奇蹟!」以下是專訪摘要。

問:恭喜您的小說《我殺的人和殺我的人》得到渡邊淳一文學獎,連得3個文學大獎,與之前拿直木獎時的心情有何不同呢?

答:從來沒想過我寫的書會與任何文學獎有關,自從《流》得到直木獎後,我發表的作品常會得到某些文學獎,這本書比較特別,連續得3個獎,直到現在我都不敢相信會這麼順利!我寫作從沒期待過會得文學獎,得直木獎已是個奇蹟,我原本以為奇蹟應該不會再發生了!

問:《我殺的人和殺我的人》這部作品,花了多長時間寫?準備在台灣出版嗎?

答:這個小說是在網上連載,大概寫了半年。故事的背景是1980年代的台灣和現代的美國,描述4個台灣少年的青春故事,要讓讀者猜一猜,4個主角中哪1個會在30年後變成連續殺人犯。

我剛開始沒想好讓誰變殺人犯,寫一半突然覺得他們4個都可能變殺人犯,所以我寫了4種故事版本,編好每個人成為殺人犯後的故事,最後決定用我最沒想到的那個主角,突然感覺故事找到了重心。但因主角設定改變了,只好回頭修改之前的故事,雖很花時間,但我覺得是必要的。

愛電影《艋舺》羨慕打鬧青春

問:這本書的主角是不良少年,描寫許多場景都十分生動,那是您的親身體驗嗎?

答:這個故事中的主角都是我想像的,我自身沒有那樣的經驗,但就是因為沒有,所以特別羨慕那種跟朋友打鬧的少年時代。我覺得只要是男孩子多少都會有點羨慕不良少年的感覺吧,像《艋舺》那部電影我就非常喜歡。

問:書中描述許多台灣80年代的流行,還有當年外省、本省的情感交流和省籍衝突等,為何選這樣的題材?

答:為了寫這本書,我特地回台找資料,看台灣80年代流行什麼?發現跳霹靂舞跟我的印象吻合,所以寫進小說,我也研究布袋戲,家裡有很多霹靂布袋戲光碟,可是跟我小時看的不一樣。

盼引導讀者 看書後想來台

書中很多描述是我兒時的一些印象,我小時候住廣州街,當時中華路還有(省籍)分界線,很多父母不讓小孩跨過那條線。我從小就喜歡看電影,但當時大人說不能靠近紅樓等。這本書年底應會在台出中文版。

問:您的第1本小說《逃亡作法》就得獎,靈感從何而來?

答:來自描寫逃獄的電影《驚爆轟天雷》,那對我的第1部作品影響很大。我喜歡科幻,懸疑等題材也是受電影響,但我逐漸明白,電影能表達的與書不同,我現在寫作盡量寫電影無法表達,只能用書表達的東西。

問:您的小說很多台灣懷舊場景,為何會受日本讀者青睬呢?

答:喜歡我的書的讀者大多是老一輩的,他們有的在台灣出生,有的家人曾在台灣生活,他們很懷念台灣。最近台灣對日本而言也是一種風潮,大家越來越關注台灣,我希望讀者看了我的書後,會想去台灣看一看。

(中國時報/黃菁菁)

東山彰良在東京獲頒渡邊淳一文學獎。(黃菁菁攝)
東山彰良在東京獲頒渡邊淳一文學獎。(黃菁菁攝)
台灣、日本都是他的故鄉

下一部作品 重回金門炮戰年代 寫祖父故事

在台灣出生,在日本成長的東山彰良指出,台灣和日本都是他的故鄉,他對台灣印象最深的是在台灣度過7年快樂童年。他表示,走上寫作這條路,是為了養家活口,即使沒有得獎,也要堅持走下去。

問:台灣和日本對您成長影響哪邊大?

答:我5歲時移居廣島,後來一度回台灣,9歲時因父親找到在福岡西南大學教書的工作又舉家遷至福岡。我對台灣的印象就是孩提時在台灣度過的那7年,童年在台灣成長,對台灣印象蠻深的。住福岡時每年暑假都會回台灣,因此對台灣印象更多的是夏天,暑假是我最快樂的時光。

問:您認為自己有寫作天分嗎?從小父母有沒有特意培養您的寫作能力呢?

答:我從來不覺得自己有寫作天分,長輩也沒有特意栽培,小時候沒那麼喜歡看書,開始認真看書可能是出道以後。我住在日本超過40年,我在台灣出生,在日本成長,兩邊對我來說都是故鄉,不管是回台灣還是回日本都有回家的感覺。

我喜歡寫作,這跟自我認同也有關吧,我不太會把自己定位在某個國家或職業,要填資料的職業欄時,我覺得寫「作家」這兩個字對我來說很尷尬,還不如寫大學講師,感覺壓力不會那麼大,被初次見面的人問職業時,我大概也不會說是作家。

問:還會將台灣故事穿插作品中嗎?

答:我今年打算開始寫祖父的故事,可能用那個年代穿插些祖父的經歷,去編寫另一個故事。

問:可以透露一下這本小說的劇情嗎?

答:有部鈕承澤拍的電影叫《軍中樂園》,講金門砲戰的事,我可能會設定在那個年代,我想回台灣查資料後再著手寫。

問:您之前說最喜歡自己的作品是《黑騎士》,現在還是一樣嗎?

答:《黑騎士》還是我自己最喜歡的。黑騎士寫法不同,不是我操作故事發展,而是任由故事自行發展,一直到結束。這經驗讓我學到很多,如果把我的小說用作品分前後期的話,這部作品算是分水嶺。

問:請給有志成為作家的人一些建議。

答:我當時沒有選擇的餘地,寫作是為了養家活口,我也沒想到會有今天,可能還是要堅持。寫作對我而言是療癒的過程,是我很需要的東西。

(中國時報/黃菁菁)

旅日台籍直木獎作家東山彰良的幼年時與父母合影。(東山彰良提供)
旅日台籍直木獎作家東山彰良的幼年時與父母合影。(東山彰良提供)
旅日台籍直木獎作家東山彰良的學生時代曾是1個愛旅遊的揹包客。(東山彰良提供)
旅日台籍直木獎作家東山彰良的學生時代曾是個愛旅遊的揹包客。(東山彰良提供)
想在台灣長住1、2年 想在台北寫作

經濟學碩士變作家 伍佰樂團扮推手

來自台灣的作家東山彰良2015年奪得直木獎後,一躍成為台日兩地名人,然而名作家光環並沒有改變他那兩袖清風的書生氣息。被問到不買車、不用手機的理由時,他輕描淡寫地說:「我覺得我沒有需要」。

時隔3年再次專訪東山彰良,他的穿著依然很輕鬆自在,聯絡約訪也都自己來,聊起天更像朋友般,百無禁忌地侃侃而談。

東山彰良早年想走經濟學者路線,在福岡西南學院大學取得經濟學碩士,又到吉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攻博士。他說:「我大學畢業後在東京的航空公司工作1年,覺得自己不適合在東京生活,便想讀個博士到大學教書,但因博士論文一直沒寫成功,加上當時我已結婚生子,生活壓力越來越大,便放棄拿博士學位。」

讓東山彰良下定決心走寫作之路的,竟是與伍佰樂團的結緣!他透露,「2000年回台灣見到1位準備結婚的老友,她的新郎是伍佰樂團的鍵盤手,我認識他們之後覺得很羨慕,他們一直追求自己的理想和音樂,回想自己一事無成!」他說:「就在那一年12月的某個夜晚,我沒任何準備就開始埋頭寫小說,結果一直寫了3個月,後來完成我的出道作品《逃亡作法》。我之後就邊在大學當兼任講師邊寫小說。」

東山彰良還喜歡聽音樂、看電影,他自嘲說:「雖然嘗試學吉他,但沒有成功,唱歌也不行,我想可能我沒有音樂細胞吧。」然而人生的際遇就是如此奇妙,沒有成為音樂人的他,現在成為廣播音樂節目的主持人。

他說:「我在福岡有廣播節目,全九州的電台都能收聽到,每周我也在節目中介紹文學,聽眾可寫1千字小說或日記、隨筆、詩等寄來,我們會介紹好作品。」

對於未來,他強調仍會堅持寫作。他說:「我發現我就只會寫作,我不會投資理財,也不想管。我不需要很多錢,汽車、手機我都沒有,我只會買CD、買書,偶而跟朋友喝喝小酒而已。」

「我開始寫小說多少是為了生活,現在大兒子已大學畢業,小兒子快高中畢業,好像已可看得到出口,在經濟上沒那麼大的壓力了,所以我現在可以只寫我想寫的東西。像之前我不會寫愛情故事,但今後可能會有餘力去寫。」,「有機會的話,我很想在台灣住1、2年,可能在台北寫作吧。」

(中國時報/黃菁菁)


  • 策畫:謝錦芳
  • 執筆、攝影:黃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