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廚江振誠近日獲「亞洲50最佳餐廳」頒發終身成就獎,成為唯一橫跨世界50大最佳餐廳與米其林兩大評鑑的華人,對他30年來在料理的耕耘是極大肯定。江振誠表示,「未來要進一步發掘台灣料理的DNA,用台灣食材說故事,提升台灣餐飲軟實力。」
現年42歲的江振誠,22歲即前往法國米其林三星餐廳(Jacques & Laurent Pourcel),向雙子星名廚拜師學藝,25歲成為該餐廳行政主廚;2007年赴東非印度洋上的Seychelles群島,掌管Maia Luxury Resort & Spa度假飯店,被《時代》雜誌喻為印度洋上最偉大的廚師。2010年赴新加坡開辦Restaurant ANDRE,8年後畫下句點,歸還米其林二星,回到台灣。他說,未來要退居第二線,他計畫環島,探訪每個城市,發掘不同的食材,為每個城市創作一道料理。以下是江振誠接受《中國時報》獨家專訪摘要。
唯一華人名廚 獲2大評鑑肯定
問:請談談獲得2018DINERS CLUB終身成就獎的心得。
答:一個台灣人用不同的方式詮釋法國料理,重新定義法國料理,能夠獲得國際評鑑的肯定,這在法國料理界從未出現過。能同時受到世界50大最佳餐廳與米其林兩大評鑑系統的肯定,我非常榮幸。
問:你決定把米其林二星歸還,代表什麼意義?
答:我在法國學廚藝的時候,都是在米其林三星餐廳,受到米其林肯定,對我是很重要的。Restaurant ANDRE結束之後,把米其林二星歸還,這是一個嚴肅的決定。人生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選擇,對我而言,此刻回到出生的地方,把經驗傳給年輕人更加重要。我希望把一身武功與年輕人分享、傳承,5年、10年後可能有更多國際級廚師出現。
台灣夜市小吃 成創意靈感來源
問:你長年在海外,最想念的台灣味是什麼?
答:我家住士林夜市附近,我每天放學時要穿越士林夜市,幾乎都會買幾樣東西吃,邊走邊吃,回到家時,已經吃飽了。從珍珠奶茶、青草茶、鹽水雞、魷魚羹、大餅包小餅、水煎包、蚵仔煎、蔥油餅等,這些夜市小吃如今成為我源源不絕創意靈感的來源。
我認為,夜市小吃比頂級料理更難做。以法國料理為例,我可以選用最頂級食材,一道菜中同時採用20~30種食材,價格沒有上限。不過,夜市小吃有許多限制,首先要便宜、快速、好吃,可以帶著走,即使是厲害的主廚,不一定做得出來。
問:為何夜市小吃讓你這麼懷念?
答:我在士林夜市長大,那是我最懷念的地方。夜市小吃對我是很大的啟發,好吃的東西不必太複雜;食材沒有貴賤。每個食材就像字母,拼對地方就有意思。
廚師社會責任 堅持用在地食材
問:廚師該對社會做出什麼貢獻?
答:現代社會中,人們外食的機會越來越高,廚師負責為顧客挑選食材,如果選擇品質優且健康的食材,那麼顧客吃了會更健康;如果選擇低價且不健康的食材,就會出問題。從食物鏈來看,廚師挑選食材,與農民種植農作物,漁民捕捉的魚,息息相關,我們決定食物鏈最上游種什麼,與最下游吃什麼,這就是社會責任。
其次,台灣或亞洲欠缺良好的廚師養成教育。年輕人要學料理,一定要出國去讀餐飲學校嗎?我經常反省,自己來自台灣,可是對台灣的食材、味道、文化、生態都不了解,我是台灣出生的廚師,學的是法國料理與文化,這對台灣有什麼意義?4年前RAW開幕時,我就堅持使用在地食材,這是社會責任。
加強食物教育 提升餐飲軟實力
問:為何台灣料理被低估?
答:台灣有許多好的食材,各式各樣水果、蔬菜、海鮮,大約三分之二以上都勝過亞洲其他國家,可惜我們缺乏用世界的語言和世界溝通。許多來到RAW品嘗料理的顧客問,這麼好吃的豬肉是那裡來的?答案是深坑黑毛豬。我希望以RAW做為平台,讓國際人士認識台灣料理的特殊滋味,向他們介紹,這是台灣產的咖啡、水果和海鮮。
問:如何進一步提升台灣餐飲的軟實力?
答:加強對食物的教育,要讓年輕廚師、小農對本土食材引以為傲。你想想,為何日本許多頂級食材可以賣到世界各地?台灣有許多品質很好的食材,可惜小農們小規模種植,連供應我一家都不夠。台灣的小農是單兵作戰,一人一槍打游擊,缺乏組織戰,希望政府相關部門注意這個問題。
(中國時報/謝錦芳)
瘋狂愛上料理 感謝生命中的2個女人
母啟蒙、妻扶持 造就世界名廚
從小愛吃的江振誠,瘋狂愛上料理,進而成為世界名廚,他的生命中有兩個女人,一位是廚藝極佳的媽媽,另一位則是泰籍太太Pam。
江振誠13歲時曾跟隨媽媽到日本梨山縣的中餐廳幫忙,每天放學後就到餐廳工作,洗菜、切菜、削皮、洗碗等。媽媽告訴他,「做菜不能隨便,不論做便當或泡麵,每件事都要當一回事。」
小時候,江振誠常常和媽媽一起猜謎,猜猜餐廳裡的料理有那些調味,讓他愛上烹飪。媽媽教會江振誠,「吃」的重要性,深深影響他對於人生的選擇,這也是他一生最大的禮物。
新加坡Restaurant ANDRE結束之後,江振誠目前掌管6家餐廳,每天工作仍高達15小時以上。這個月,他的行程表中排定的飛行次數高達16次,平均2天就要搭一次飛機。他說,要特別感謝太太Pam,一路走來對他幫助非常大。
穿著打扮非常時尚的Pam,年輕時學過芭蕾,做過模特兒,曾擔任泰國時尚雜誌總編輯,她與江振誠熱戀3個月後就決定結婚,如今成為江振誠最得力的助手。
餐廳的工作,從早忙到晚,通常一餐頂級料理長達5小時,結束餐宴已是半夜1點,江振誠與Pam會閒聊一下,真正休息的時間在3點以後。江振誠說,「過去20年以來,我每天工作都超過15小時。」Pam說,「料理是江振誠的最愛,因此他不覺得辛苦。」
外界好奇,休假時,Pam是否有機會做自家的拿手菜?Pam笑說,「這些年來,為了打理餐廳,自己忙得根本沒有時間煮飯。」
擔任Restaurant ANDRE行政主廚的陳將停為馬來西亞籍華人,跟隨江振誠學廚藝長達10年,他坦承主廚的工作壓力不小,時常要研發新菜單,還要找空檔時間實驗,經常忙得連吃飯時間都沒有。但他從江振誠身上感受到對工作的熱情,把料理變成一幅畫。
(中國時報/謝錦芳)
冰淇淋春捲鹹香甜 台灣味的DNA
從小在士林夜市長大的名廚江振誠,在海外20多年,最懷念的是台灣夜市小吃。這些年來,他不斷探索台灣味,發現鹹、香、甜是台灣料理的DNA。
江振誠說,台灣味不是單一的味道,而是一種形式、組合。把問題拋出來之後,大家開始思考,這是第一步。他以自己創作的小點心—冰淇淋春捲為例,許多朋友品嘗後,很驚訝春捲、芋頭、花生、香菜和冰淇淋可擺在一起,創造出鹹、香、甜的獨特滋味。這可能是台灣料理的DNA,因為在法國、日本、韓國或泰國料理上都找不到這種味道。
飲食與文化息息相關,料理則是一種生活態度。江振誠認為,首先要培養對美的人、事、物的欣賞能力,以及開放的心胸。
出生於台灣的江振誠,在法國學廚藝期間,他把自己變成一塊海綿,盡情地吸收當地文化、藝術、時尚等,如今成為法國料理名廚。他感慨,法國人可以肯定台灣人做出世界級的法國料理,但亞洲人恐怕無法接受外國人來做當地料理,大家會認為外國人做的菜不正統。
中華料理博大精深,有數千年歷史,他舉例說,外國人做中華料理,恐怕大家難以認同。大家常吃的糖醋排骨,與50年前糖醋排骨做法一樣,缺乏創新與變化。反觀法國料理則不一樣,它有千年歷史,不斷創新,與時俱進,同時歡迎外國人做不同的詮釋。
台灣料理有可能變成世界級的料理嗎?江振誠認為,國人應調整心態,不斷創新,才能跨越框架,做出世界級的料理。
(中國時報/謝錦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