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8・工商-專家觀點

2018-05-28・工商-專家觀點
工商社論》美中貿易戰的隱憂仍難消除

受到美中貿易戰降溫的激勵,5月中旬後的國際金融市場再現春暖花開的格局,5月初至22日的MSCI世界指數上漲2.0%,鬆了一口氣的上證指數更大漲4.29%。最新的美國銀行大型基金經理人調查報告亦指出,將貿易戰視為當前全球最大尾部風險(tail risk)的比例已從前月的38%(美國宣布禁售關鍵原料給中興通訊,使其面臨營運中斷危機),降至25%。

然而,這樣的樂觀能否持續,還有很大的疑問。在5月19日美中發布聯合聲明裡的6點協議,除了雙方同意繼續就貿易問題進行高層次討論外,其餘5點協議則圍繞在兩大訴求上──美國要求中國給予更開放、透明、法制化、產權保護的投資環境,以及消減雙方巨額的貿易赤字。姑且不論,中國對這兩個訴求的見解如何,光是美國本身就有顯而易見的矛盾,尤其是財政部長穆努欽(S. Mnuchin)及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P. Navarro)兩大貿易政策決策核心的出身反差,就讓他們對美中貿易間的「不公平」,有全然不同的認知與關注重點,使貿易戰的擾動可能隨時復燃。

出身高盛、代表華爾街與大型企業勢力的穆努欽,在意的是「機會」的公平。說穿了,就是要為那些看上中國巨大的市場潛力,前仆後繼地前往投資設廠或營業據點的美國跨國企業,解除中國封閉、潛規則、強迫轉移關鍵技術等諸多緊箍咒;相對的,納瓦羅所代表的經濟民族主義者對中國改善投資環境不感興趣,而是在乎「數字」的公平。他們根深蒂固地認為,美國長期的貿易赤字等同於將工作機會拱手讓人,並帶來產業空洞化、經濟活力將盡失的嚴重後果。因此,納瓦羅等人不只重視大幅消減貿易赤字,更希望透過各種政策引導國內外企業將生產基地移回美國。

具體地說,那些要求中國投資環境能更公平地對外開放的訴求,看似著眼其廣大的市場,希望能獲得更好的投資環境及市場准入,並透過搶佔中國內需市場的份額,帶動美國對中國的出口與消減貿易赤字。但問題是,中國不僅僅是世界「市場」,比美國低廉的勞工成本、完整的產業供應鏈等優勢,使其仍是難以撼動的世界「工廠」。根據中國商務部的統計,目前中國對美國的出口,高達59%是由外商投資企業所生產的。

因此,當中國提供更好的投資環境時,跨國企業將在當地取得有效率且受保護的生產,也更無後顧之憂地整合相關產能,甚至利用中國內需市場的規模優勢,讓其產品達到更有效的規模經濟。這些跨國企業難道不會將更有成本效益的產品輸出到美國嗎?當然會!於是,美國對中國的貿易赤字反而會因中國承諾開放市場而擴大,甚至有些在美國因勞工成本較高而逐漸不具備競爭力的工作機會,將隨著跨國企業在中國設廠而流失。

再者,在減少美國與中國巨額的貿易逆差面向上,也發現同樣的情形。事實上,中美貿易赤字相當程度上可說是「市場化」與「全球化」的結果,而非中國市場化不足。由於美國國內投資長期不足,導致國內的生產與製造能力,遠遠不及其蓬勃的消費能力。

相反的,中國長年的投資過剩,造就其龐大產能必須仰賴出口作為一個宣洩的管道,使美中兩國成為當前全球化供應鏈的兩個極端,亦即中國是從許多國家進口零組件組裝後,將「終端產品」再對外出口的世界工廠,美國則是進口全球最多的「終端產品」的世界市場。換言之,在美國仍保持以消費為主的內需經濟型態下,其對中國巨額的貿易逆差也可視為是經濟結構的問題,並非全然源於不公平的競爭之害。

更何況,在美中貿易戰暫歇的局面下,其他國家卻憂心忡忡。法國貿易部長萊莫恩(Jean-Baptiste Lemoyne)便直言,美中貿易戰未開打的確是好消息,但這次的協議缺乏細節,特別是未言明兩國將採取什麼措施縮小貿易赤字,讓人擔心未來是否會出現對其他國家產品造成競爭性的扭曲之舉。也就是說,對歐盟、日本、韓國、台灣等貿易盟友來說,美國背棄了二戰以來的規則導向(rules-based)貿易架構,改以國力、關稅威脅其他國家採取對策去縮小對美國貿易順差的做法,很可能是一種以鄰為壑的方式,將讓中國減少從其他國家的進口,轉向增加從美國進口。

要言之,在5月以來的美中雙方密集往來協商後,兩國貿易爭端看似降溫,但聯合聲明隱含的各種矛盾,讓美國恐因打開中國市場而加重貿易赤字,難保不讓川普總統又感到「不公平」而重啟貿易戰。相對地,若中、美當真透過「雙邊」協議同時達到打開市場與消減貿易赤字的目的,又會扭曲了基於多邊架構而建構的全球供應鏈體系,埋下國際貿易秩序崩解的巨大危機。

貿易戰的問題解決了嗎?只怕各種擾動還在後頭,各界仍應謹慎對待。

(工商時報/主筆室)

延伸閱讀

 

想看更多請上工商E報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