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6・旺報

2018-04-16・旺報
美味春筍 胃腸疾病患者勿吃過量

中醫認為,春筍味甘,性寒,具有利九竅、通血脈、化痰涎、消食脹等功效。低糖、低脂,富含膳食纖維,可降低體內多餘脂肪,消痰化瘀滯,對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治療有益,對預防消化道腫瘤及乳腺癌有用。

 春筍清胃熱、肺熱,安神,改善支氣管炎痰多之症,在食療食養中被廣泛應用。咳嗽多痰、胸膈不利,可常吃「涼拌筍」;「春筍煮粥」治胃腸有熱、小便不利、大便不暢,對久瀉形成的脫肛有很好療效;「竹筍燒肉」可滋陰養血、「芝麻油燜筍」化痰消食。小兒患麻疹,可食嫩筍尖做的湯,使麻疹出透,縮短病期。

春筍做菜前,最好以沸水燙過,約煮1至2分鐘,軟化粗纖維,有助消化,也可去除澀味,吃起來更爽口。

專家提醒,春筍味美,但性寒味甘,又含較多粗纖維素,大量食用後易對胃腸造成較大負擔,尤其已患有胃腸道疾病的人更不可大量食用,也不要和生冷食物混著吃或空腹吃,以減少對胃腸黏膜的刺激。

春筍屬於發物,如有過敏性鼻炎、哮喘、蕁麻疹等病史的人不宜多吃。

此外,春筍含有草酸,容易和體內的鈣結合成草酸鈣沉積體內,此患有尿道結石的人不宜吃。草酸也會影響人體對鈣和鋅的吸收與利用,兒童多吃春筍不僅會傷胃,還可能因缺鋅少鈣影響生長發育,所以14歲以下兒童不宜多吃春筍。(取材自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