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5・中時-專題報導

2018-07-15・中時-專題報導
醫材教父張有德 開發逾40項全球醫材專利

安生醫董事長張有德踏入醫療器材領域40年,迄今開發逾40項全球醫材專利,被尊為醫材教父,日前獲選為工業技術研究院院士。在矽谷擁有豐富創業經驗的張有德接受《中國時報》專訪時指出,矽谷精神不怕失敗,要把失敗變資產,處理失敗過程中,很可能遇見新的天使。

授權王開發逾40項專利

張有德從清華大學材料工程系畢業後,赴美國猶他大學取得材料工程博士,投入相當冷門的醫療器材領域。2010年在國發會主委陳添枝延攬下返台,協助推動台灣生技創投基金(TMF),由於募資受挫,該案胎死腹中。後來在晟德製藥董事長林榮錦熱情邀約並出資協助下,2012年創立益安生醫,專研高階醫療器材。

張有德在醫材領域參與多項重要發明,包括打點滴軟針、比原子筆尖還細微的心血管超音波,這些發明使病患獲得更好醫療,幫助醫師達到更佳手術效果,提升醫療品質。許多專利授權出去,不僅回報豐厚,他也獲得「授權王」封號。以下是專訪摘要。

問:打點滴的軟針是體貼的發明,請談談這項發明的奧妙?

答:以前打點滴用的金屬針很硬,戳進血管裡,很容易戳過頭,而且留在血管裡很痛。我參與一項專案,研發出一種塑膠材料,溫度低時變硬,溫度高時變軟,用溫度來控制材料。這很奇妙。以人體37℃為基準,這種針在人體外變硬,戳進人體血管內則變軟。這項發明對打點滴的人有很大幫助,目前全球每天有上億人使用軟針。

問:您有40項以上國際專利,在這麼多項發明中,那一項影響最大?請舉個例子。

心血管超音波全球最小

答:許多人做過體外超音波,心血管超音波則是用很細的管子深入血管,在管子前端放個探頭,觀察血管壁阻塞情形,這對治療很重要。探頭必須很小才容易操作,於是我們製作了一種比原子筆芯還小的探頭,這是全球最小的心血管超音波。當時美國有一家競爭對手也在研發類似產品,我們產品推出後,對方就不做了。最後,這家公司Boston Scientific把我們公司買下來。

這項心血管超音波的發明對治療有非常大的影響。當時有醫師把支架放進病人血管中,兩、三天後,病人竟然猝死,可能是支架未完全撐開,血管中產生細縫,容易形成血栓,而血栓剝落後造成阻塞,結果病人猝死,但無人知道真正原因。

一位義大利籍醫師以超音波管子放進血管中觀察,結果證實了先前的假設,即有些支架未完全撐開,引發後遺症。因此,心血管超音波成為安置支架的必要程序,也因此這個市場快速成長。

5000萬美元創業曾慘輸

問:請分享您在矽谷創業經驗,那些最刻骨銘心?

答:我創辦過多家公司,有成功,也有失敗。這些年來比較欣慰的是,把一群年輕人帶起來,教他們選題、創新,並與國際接軌。台灣在發展生醫方面,基礎設施不足,例如,我們開發新產品,要做動物實驗,台灣卻沒有符合法規的動物實驗室,這是很大的挑戰。

在美國創業,有一次投入4000~5000萬美元,最後血本無歸。當時向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遞件,結果FDA要求做人體實驗,至少要2000人,須花數千萬美元,最後沒成功。我因此學到一些經驗,例如,研發新產品,如何向FDA提出申請;公司結束營業,員工如何善後,向投資人交代,與媒體溝通。這些過程中,有人會欣賞你,請你去做更大的事業。因此,失敗經驗很寶貴。

看重履歷表的失敗經驗

招聘新人時,有人的履歷表做過好幾個公司,其中有3個失敗,這種人我們特別重視。東方文化裡,失敗通常很沒面子,但失敗經驗對我是很大啟發。處理失敗過程中,可能遇到新的天使。

問:台灣發展生醫產業有什麼利基?

答:台灣年輕人對工作有熱誠,注重智財權,這是台灣的強項。其次,台灣醫師的手巧,對手術需求可以提供許多建議。此外,台灣資金充沛,雖然許多投資人較短視,但仍充滿機會。發展生醫產業,要滿足一些未被滿足的需求,有三個方向,一是束手無策的疾病;或是已有治療方法,但不理想者;或前兩者已滿足,但成本價格太高者。

(中國時報/謝錦芳)

工研院45周年院慶暨院士授證典禮,蔡英文總統親賀並頒授證章證書給新科院士。左起工研院院士張有德、工研院院士苗豐強、工研院董事長李世光、政委吳政忠、蔡總統。(工研院提供)
工研院45周年院慶暨院士授證典禮,蔡英文總統親賀並頒授證章證書給新科院士。左起工研院院士張有德、工研院院士苗豐強、工研院董事長李世光、政委吳政忠、蔡總統。(工研院提供)
生醫拚創新 創業經驗談

隨時壘上有人 偶爾全壘打

生醫產業被視為台灣下一個兆元產業,益安生醫董事長張有德表示,台灣在科技人才方面有優勢,有發展生醫的潛力,生醫注重研發創新,政府不能沿襲製造業思維,當務之急是鬆綁法規,鼓勵創新,攬才留才。

台灣以往太依賴某個產業,忽略開創其他選項,未來發展生醫產業,政策法令的思維模式應改變。張有德指出,生醫產業的特性是開發時間長,失敗率不小,因此政府研擬相關政策與法規,必須有不同於製造業的思考模式。台灣以研發創新為主,生產出來的產品主要外銷到海外,如果這個產品非常搶手,這家新創事業很可能被買走,這很正常,這是一個產業的循環。

台灣生技創投基金(TMF)2011年邀請智融集團擔任顧問,當時團隊負責人張有德(左)及智融集團董事長施振榮(右)共同出席記者會。(本報資料照片)
台灣生技創投基金(TMF)2011年邀請智融集團擔任顧問,當時團隊負責人張有德(左)及智融集團董事長施振榮(右)共同出席記者會。(本報資料照片)

張有德說,「新創的生技公司被買走,馬上有許多人出來創業,去做更大的事業,而原來的衛星工廠仍存在。」他以美國為例,美國允許大學教授在外創辦公司,這是學界與產業接軌的重要連結,這和台灣有很大的不同。

基於過去豐富的創業經驗,他以棒球比賽妙喻,「隨時保持壘上有人,碰到好球可擊出安打得分,偶爾可以全壘打。」

在法規方面,新創公司發放股票選擇權給員工,就碰到限制。張有德指出,生醫產業新創公司通常規模很小,大約4~5人。台灣現行法規主要以製造業模式,例如,給員工股票選擇權,現行法令規定,每個員工取得數量不得超過1%,但新創公司規模小,全部員工可能只有5人,那麼平均每人可以分得20%,這與現行法令抵觸。因此,建議法規適度調整。

其次,《勞基法》修正後,對新創公司仍然限制太多。張有德舉例說,矽谷許多新創公司對員工的休假沒有太多限制,在創業過程中,大家都往前衝,把事情做完最重要,什麼時候想休假就休,主要是責任制,彈性很大。建議《勞基法》應給予規模小的新創公司一些彈性。

(中國時報/謝錦芳)

人物側寫

挑戰好奇心 研發人才晉級總裁

在眾多領域中,醫療器材屬於冷門,不過,從小對醫學、人體結構充滿好奇的張有德在40年前慧眼獨具,選擇了一條較少人走的路,如今成功闖出一片天。他鼓勵年輕人,不要安於現狀,永遠保持好奇心。

由於一位親戚是醫生,張有德從小對醫學有憧憬。1978年,他赴美留學,進入猶他大學就讀,這所大學在醫材領域非常領先,他選修了許多生醫課程,並仔細研究手術影片。別人看到血淋淋畫面,很害怕,但他訓練自己不要害怕。

研究所畢業,他第一份工作是進入醫材公司,當時還是非常冷門。他說,台灣迄今很難找到這樣的專才,因為當年到國外留學的人很少走這條路。

目前人人有手機,以iPhone為例,每隔一段時間就要進行軟體更新。張有德說,從事醫材這一行,許多產品直接接觸人體,或植入人體裡面,只有一次機會,因此設計與製造上必須非常嚴謹,他的自我要求甚至比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還嚴。為什麼?他說,「因為這些產品有一天也可能用在自己父母身上,當然要非常嚴謹。」

在美國從事研發、創業期間,張有德從研發人員變成執行長、總裁,他的同事都是白人,不論在文化或語言方面,管理上都是一大挑戰。他說,「老美的表達方式很直接,即使和老闆意見不同,也可以吵到臉紅脖子粗。」

隨著科技進步,許多科幻電影中,提供超現實的想像空間。張有德舉例說,「病人癱瘓無法行動,主要是神經受損,以前靠顯微手術把斷裂的神經接起來,未來可以透過感應器,讓神經的訊號可傳遞出去,即使沒把神經接起來,癱瘓者也可能動起來。」

對於有興趣投入生醫產業的年輕人,張有德認為,年輕人會自己找到興趣,對生醫有熱誠者,不妨先對人體結構有基本了解,同時對疾病、藥方有基本認識,可至醫院擔任志工,多交些醫生朋友很有幫助。

(中國時報/謝錦芳)


  • 策畫、執筆:謝錦芳
  • 攝影:黃世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