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潟縣越後妻有地區由於人口外移,且高齡化,為最沒落的偏鄉。在藝術策展人北川富朗(Fram Kitagawa)策畫下,22年來舉行了7屆藝術祭,年輕人開始移居鄉間,為當地老人帶來希望。北川富朗接受《中國時報》專訪時表示,很高興有數千名海外志工來幫忙,其中8成來自台灣。大地藝術祭可以在十日町市舉行,當然也可以在台灣許多縣市舉辦。
十日町市與津南町合稱「越後妻有」,每年有一半時間覆蓋著白雪,積雪高達3公尺以上,成為知名作家川端康成筆下的《雪國》。越後妻有距東京約兩個多小時車程,面積約760平方公里,相當台北市的2.8倍,比東京23區還大。
大地藝術祭今年邁向第七屆,邀請日本與世界知名藝術家到田野、廢棄老屋、閒置校舍創作,上屆51天展期吸引逾51萬人次參觀。藝術活化了偏鄉,也讓爺爺奶奶重新展現笑容。以下是北川富朗接受專訪摘要。
村民求變 主動參與創作
問:大地藝術祭自2000年舉辦迄今,您最大的心得?
答:大地藝術祭自1996年開始籌備,到現在已走過22個年頭,這裡是人口外移、高齡化地區,當人口逐漸減少時,村民們開始想到未來,為了避免村落消失,村民們努力做出改變。
藝術是一個媒介,現代藝術如果只在都市的美術館和藝廊展出,那太狹隘了。我想在鄉村進行藝術創作,希望藝術家和村民共同完成藝術作品。透過藝術,人們會更加了解歷史和環境。
2000年舉行大地藝術祭時,沒有其他人從事類似的活動,我們最初選擇在十日町市舉行,同樣地,在台灣許多農村也可以舉辦。
2千志工 8成來自台灣
問:大地藝術祭對越後妻有地區帶來哪些影響?
答:從兩個方面來看,首先,村裡的爺爺奶奶變得比較活潑,藝術祭改變了他們的心態,他們主動幫忙藝術祭的活動,這是很好的現象。其次,很高興有2千多位來自國外的志工來幫忙,包括台灣、香港、中國大陸等,其中有8成來自台灣,這是非常大的影響,讓我非常驚訝。
這一屆大地藝術祭主辦單位推出官方版藝術之旅,海外旅客報名非常踴躍,大約有9成參加者是外國旅客。
農田認養 引進城市活水
問:大地藝術祭為越後妻有帶來什麼希望?
答:大地藝術祭經過20多年的連續舉辦,陸續有許多年輕人搬到十日町市居住,在此結婚生子,為村民們帶來希望。好比足球隊員運動生涯在年輕時達到最高峰,到了30至35歲時面臨退休,此時轉換跑道搬到農村,可以繼續踢足球,也可以從事農耕。這在大城市是不太可能的,但在農村則是可以實踐自己的願望。
由於年輕人都到大城市去了,這裡許多梯田無人耕種,大地藝術祭推出梯田認養計畫(Tanada Bank),由城市人出資認養越後妻有地區的梯田,認養人可以定期到農田耕種,體驗種稻的樂趣,收成時,我們把稻米送給城市認養人。這個計畫施行以來,相當成功,城市人出錢又出力來幫忙偏鄉種稻,避免農田廢耕,這是非常美好的結果。(笑)
問:大地藝術祭推出時,很多人反對,現在許多農村卻張開雙臂歡迎,您如何看待這個趨勢?
答:最初大家不了解藝術祭活動,因此很反對,但藝術祭的活動非常有趣,邀請村民們參與創作,最後一起完成藝術作品,這個過程中大家共同協作。藝術有一種魔力,會吸引更多人參加。村民、地方政府與觀光協會有不少人最初反對,最後轉而熱情贊助。
問:您目前擔任多個藝術祭的總監,最大挑戰為何?
答:當代藝術應該做為人們的朋友,藝術應該與人們更親密。我希望讓老爺爺老奶奶展露笑容,我要傳達的一個觀念,人類就在自然中。我希望透過城鄉的交流,讓各地文化復興,藝術是一個重要媒介。
藝術魔法 4成民眾回流
問:台灣許多偏鄉離島想學習大地藝術祭,您有何建議?
答:近期我收到來自台灣各縣市多達50個邀請與信件,我知道許多台灣的縣市舉行各種藝術祭。我的建議是,以大地藝術祭為例,每3年舉行一次,這是一個長期的計畫,雖然展期只有短短51天,但是先前1000多個日子籌備期最重要,先前準備階段就要有當地民眾的參與。先前的籌備過程,決定日後的展出成果。
問:許多人不懂藝術,對藝術祭不感興趣,如何鼓勵民眾參與?
答:參與大地藝術祭的民眾有4成會再回來,藝術是一個媒介,讓民眾來此地體驗鄉村生活。你到越後妻有參觀藝術作品,同時體驗鄉村生活。當你觀賞藝術作品時,你可能只用眼睛和腦力;當你到農村踏青時,你會用全身來感受,這是不同的經驗,讓你更健康,這就是藝術祭的魅力。
(中國時報/謝錦芳)
越後妻有鄉間小路 俯拾皆藝術
大地藝術祭邀請藝術家草間彌生設計的作品「花開妻有」位於十日町市農舞台之旁,成為該市鮮明地標,也是觀光客必訪景點。由於大地藝術祭每3年舉行,為當地帶來人潮,自2011年以來有近400人移居當地,有人開咖啡館,有人從事旅遊工作,為農村帶來活力。
越後妻有地區經大地藝術祭20多年的洗禮,目前已成為非常有特色的藝術農村,許多沒有人居住的空屋、關閉的學校,經藝術家巧思,變身為特色旅館、供應在地美食的餐廳、乘載村民記憶的繪本美術館。旅人走在鄉間小路上,一轉眼就可以發現某國際級藝術家的作品。
「光之館」是參考江戶時代大地主星名家宅邸興建的創意旅館,屋頂有電動開關可以打開,夜裡可以仰望滿天星空。高齡72歲的老奶奶Michiko Higuchi指著美國藝術家特瑞爾(James Turrell)的作品「光之館」說,「北川富朗帶著特瑞爾走了一段路,想找到最佳的興建地點,結果走了很久,特瑞爾走不動了,說就蓋在這裡好了。」如今,旅人想要住進光之館,必須半年前預約。
Michiko從第一屆藝術祭就開始擔任志工,平時在產土神之家幫忙準備在地美食。她開心地說,「自己從未出國,但是在全世界都有朋友。」
由台灣藝術家幾米創作的車站Kiss and Goodbye,逗趣可愛卡通造型車站座落在農村角落,藝術祭期間吸引許多來自台灣的旅客,他們品嘗當地特有的冰淇淋與果汁,讓老闆忙得不亦樂乎,村民熱情地為旅客們拍照,希望把照片留下來做紀念。
津南緊鄰十日町,有青翠山巒與美麗梯田。曾在英國留學的Nozomi是兩個孩子的母親,目前在津南町開了一家溫馨的咖啡館,讓旅客有一個可以休息的地方。她在倫敦奧運之後回到東京,不久前搬到津南落腳,希望在這個小鎮安頓下來。
(中國時報/謝錦芳)
藝術寧靜革命 北川翻轉農村帶來歡笑
大地藝術祭期間,在越後妻有里山現代美術館裡,旅人可能巧遇策展人北川富朗。他經常一身白衣白褲白鞋,神采奕奕,有時在咖啡館裡沉思,有時接待外賓。過去22年來,他運用藝術的魔力,進行一場寧靜革命,把農村變成美術館,讓老人家重拾生活的尊嚴與歡樂,成為許多國家學習的典範。
有些藝術工作者把藝術視為個人的創作表現,不太理會外在環境;北川富朗則是關心偏鄉沒落、居民生存尊嚴被剝奪,關心人口外移、老化、梯田等問題。他發現,越後妻有這個地區有越來越多的空屋、廢校、廢棄的工廠,居民足以自豪的感覺也喪失殆盡。
在北川富朗心目中,藝術必須親近人與自然,成為人們的好朋友。藝術可以把弱點轉換為正向的力量。北川富朗希望透過藝術的力量讓農村復興,不過,最初村民都反對外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創作。在籌備藝術祭初期,面對排山倒海而來的反對聲浪,他在3年半的時間內召開了2000場說明會,一次又一次向村民們說明自己的理念。
在十日町從事旅遊的艾美表示,藝術祭舉行時,主辦單位都會發放參觀券邀請市民參加,但她從未參加,直到最近她才了解到藝術祭為農村帶來活力,轉而成為藝術祭的支持者。
在工業化、現代化的浪潮下,一切講求效率,人口外流的農村註定走向沒落?力挽狂瀾的北川富朗,不斷邀請國際藝術家進駐越後妻有,同時組織來自海內外的青年志工團「小蛇隊」,深入農村,協助藝術祭的推動,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儘管最初多數人都反對,北川持續推動22年而不放棄,這樣鍥而不捨的精神更值得學習。
(中國時報/謝錦芳)
- 策畫、執筆、攝影:謝錦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