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31・旺報-分析整理

2018-05-31・旺報-分析整理
《玩翻端午6-1》 到南北朝吃角黍

習俗承先啟後 避邪方式流傳至今

農曆的五月五日,是傳統節慶中的重五,俗稱端午節,又稱為五日節或粽子節,是華人四大節日之一(四大節一般指漢族傳統一家團聚共度的四個節日,分別為春節、清明、端午以及中秋),更是東亞文化圈不可缺少的傳統節日;遍及台灣、香港、澳門、大陸及南北韓、日本越南等地。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送離五瘟神、驅除瘟疫的節日。但後來因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於這一日投江自盡,後人為了紀念他,演化為現如今我們所熟知的端午節,並有人稱其為詩人節。

福州花海公園舉行祭祀屈原儀式,行三獻禮並恭頌祭文後,身著漢服的祭祀者將粽子拋入江中。(中新社資料照片)
福州花海公園舉行祭祀屈原儀式,行三獻禮並恭頌祭文後,身著漢服的祭祀者將粽子拋入江中。(中新社資料照片)

在古代,五月被稱為「惡月」或「凶月」、「毒月」。戰國時秦國丞相呂不韋的《呂氏春秋‧仲夏紀》即寫到古人把五月視為最不吉利的月分,認為五月是陰陽相爭、生死相濟的分界。另外,南朝宗懍的《荊楚歲時記》也記載了「五月俗稱惡月,多禁」等句。而五月最毒的一天當是五月初五,古稱九毒並出,為九毒日之首。(編案:九毒日,古時稱五月分有9天傷身損氣耗精元的日子,包括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廿五、廿六、廿七。因此在這幾天都有避邪驅毒的儀式。)所以古人認為,五月不宜生子,夫妻也不宜同房,尤其端午這天。

端午節的起源甚為久遠,而過節習俗大多沿襲自南北朝時代。南朝荊楚一帶風尚保留了周代古風。前段提到的南朝宗懍《荊楚歲時記》,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專門紀錄古代歲時節令的專著。「荊楚」的地域本指楚族或楚國,後來以楚國的境域(相當於古荊州),以泛稱長江中游一帶。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長江中游一帶已是四通八達、人口聚集的繁華地區。所以《荊楚歲時記》所呈現的風俗相當具有時代的代表性。

懸艾草喝菖蒲酒 消除災厄

端午節家家戶戶除了有祭祖的傳統習俗之外,門窗上也會插掛艾草,以趨吉避凶,祈求身體健康招福氣。而採艾草懸門避邪習俗據《梁書‧宗測傳》記載,南齊人宗測(宋懍的曾祖父輩)每年五月五日在雞未鳴前出門採摘艾草,「見似人處,攬而取之。」由此可知他尤其鍾愛「人形」的艾草。將艾草製成艾絨,用來治病。而許多人也將艾草編織成人形或劍形,插於門眉上或懸於廳堂,以防止蚊蟲叮咬,並祈求消除毒災,漸漸成為社會風尚,形成習俗。

端午節家家戶戶除了祭祖之外,門窗上也會插掛艾草,以趨吉避凶。(本報系資料照片)
端午節家家戶戶除了祭祖之外,門窗上也會插掛艾草,以趨吉避凶。(本報系資料照片)

另外,也有將艾草紮成虎形,或用絲綢綾綵剪出老虎的形狀黏在艾草上,配戴在身上,或是用五綵絲線,繫在手臂上以避瘟病。這即是現代人在端午節戴香包的來源。

而依《荊楚歲時記》所錄:「五月五日,以菖蒲或鏤或屑以泛酒。」南北朝時人飲用菖蒲酒是遵照《大戴禮記》而來。菖蒲又稱「劍水草」,生於水濱,製成菖蒲酒具性溫味辛的特點,對肺胃有益。

吃粽子、划龍舟 源自祭神

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流行,主要用於南方祭祀水神(或龍)。而那時的粽子稱作「角黍」,是用菰葉將黍米包裹成角狀,投入水中以祭祀水神用的祭品。至戰國時楚國的屈原投江殉國後,「角黍」才逐漸轉成為祭祀屈原,並發展成用蘆葦葉或竹葉包裹糯米製成。

而端午節吃粽子成為全國風俗則是在西晉,西晉周處所撰《風土記》中寫道:「仲夏端午,烹鶩角黍。」南朝著作《續齊諧記》亦紀錄了端午吃粽子源自楚人殤祭屈原,把筒粽投入水以祭之。而《續齊諧記》中還寫了一段屈原託夢的離奇故事,因粽子遭水中蛟龍所竊,要民眾在筒粽蓋上縛以五色絲繩。是以有些地區粽子帶五色絲源於此。

屈原故里舉辦端午文化節,學生們朗讀詩篇紀念屈原。(新華社資料照片)
屈原故里舉辦端午文化節,學生們朗讀詩篇紀念屈原。(新華社資料照片)

古人最初端午節賽龍舟源於吳越人祭龍的「龍子節」,有祈龍降雨的意思,後來又有了鬥龍舟以祛瘴癘之意。當時人用以競渡的是輕巧便利的「舸舟」,又稱「飛鳧」。以有宗教性質的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期就有了,後來活動漸漸轉化為一項大眾性娛樂活動。「按五月五日競渡,俗為屈原投汨羅日,傷其死所,故並命舟楫以拯之。」競渡的規模越發盛大,無論達官貴人或老百姓都聚集水邊觀賽。於此看來,南北朝的端午禮俗除承襲三代,更有許多延續至今,成為現今華人圈過端午的文化習俗。

禁止酒駕‧飲酒過量有害健康

(編輯/蕭民傑)

 

延伸閱讀

《玩翻端午6-2》 到唐代交換禮物

《玩翻端午6-3》 到宋代吃冰鎮粽

《玩翻端午6-4》 到元代學射柳

《玩翻端午6-5》 到明代穿吉服

《玩翻端午6-6》 到清代吃粽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