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摩擦從雙方叫囂已化為正式的貿易戰,美國自7月6日起,對價值約34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產品加徵25%關稅。8月7日再公布價值160億美元的279項中國進口產品加徵25%關稅,且預定於8月23日生效。中國隨即亦宣布採行反制措施。川普總統之前更表示,另外還有2,0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也要加徵關稅。美中貿易戰已是進行式,未來貿易戰效應的發展,以及可能衝擊全球及台灣相關產業發展的大小,值得進一步觀察。而除密切觀察與研究分析之外,二強博弈台灣難為小,我們必須有整體的戰略,方足以因應局勢的演變。
再者,一旦貿易大戰持續,究竟孰贏孰輸?相信是大家關心的焦點。為何雙方會打貿易戰,從美方、中方的立場,各有對方懼怕之處,我們的分析如下:
川普為何怕中國呢?近40年來,美中GDP的差距愈拉愈近,由1981~1990年,美國是中國大陸GDP的13.2倍開始,逐步拉近2011~2017年只有1.7倍,至2030年時,很可能只剩1.1倍,再加上中國軍事(包括南海較勁、南北韓對峙、印太聯盟戰略、一帶一路在東南亞國家的結盟等)、科技(5G、AI、電動車、智慧製造等領域差距的拉近、智慧財產權的盜取、惡意購併等)及貨幣主導權(人民幣國際化、石油美元的部份轉為人民幣交易)的競爭上,美國已將中國大陸視為首要的競爭對手。
尤其是大陸最近大幅宣傳「厲害了我的國」,並標榜2025年躋身世界製造強國的目標,更讓美國有芒刺在背的顧慮。加上川普身邊的謀士,多為主張對付中國的鷹派人士,因此,圍堵中共成為顯學。另一方面,自從中國加入全球經貿體系,大陸利用補貼出口、補貼國企(國有企業)、央企(中央企業),以及在科技智慧財產權的剽竊,二十幾年在行為模式上沒有太大的變化。加之以中國經濟的進步,並未改變其威權、民族主義的本質,也令美國失去耐心。
中國為何怕美國?中國大陸的綜合國力,不管在軍事、科技上仍不足以和美國抗衡。尤其在中興通訊面臨抵制後,缺乏科技、關鍵零組件的弱點充分暴露,在在證明大陸和美國仍有不小的技術差距。同時,對國企、央企的補貼是大陸政府的慣常手法,並視其為政府的提款機,一旦撤銷補貼,企業競爭力下滑或垮台,政府缺乏可駕馭的資源下,更將無所適從;加上市場依賴美國,一旦貿易戰持續相當不利。
其次,中國大陸正處於供給側改革,調整過剩產能(去產能)、減少過度財務槓桿(去槓桿)、降低房屋的過剩供給(去庫存),對影子銀行的打擊,使企業違約比重升高;如貿易戰擴大,企業、銀行面臨的風險更高,再加上貿易戰可能導致企業出口不利、工人失業、資金外逃,更使大陸面臨硬著陸的風險。
據日本瑞穗金控的分析,一旦貿易戰全面開打,最惡劣的情況發生,中美貿易額各自下降20%,對全球GDP的衝擊為1.3%,而中國大陸則大幅下降3%,美國則只有0.9%的下滑,可以看出貿易戰對中國大陸的衝擊較大。
至於誰會勝出?目前很難判斷,如以客觀資料,美國的科技、軍事優勢、貨幣鑄幣權、大陸資產泡沫、股市的衝擊來看,美國勝算較大。但美國為民主國家必須面臨選舉,選舉可能左右美國打持久戰的續航力。此外,中國集中決策口徑一致,較能打持久戰,這是中國大陸的優勢。不過,習近平在打貪過程中,也面臨不少挑戰。因此,鹿死誰手,尚在未知之數。但兩強各有弱點,故「鬥而不破」、「持續抗爭」是較合理的結果。不過,防堵中國,慢慢成為美國政治人物的共識。展望未來,美國利用貿易戰相關措施,來降低中國大陸的快速經濟成長,以及科技、軍事、國防上的進展,是可以預期。
至於夾在兩強之間的台灣如何因應?美中貿易博弈對台灣的經濟影響包括:供應鏈的斷鏈、供應鏈的重新布局、大陸台商出口的減少,以及大陸經濟下滑對台灣進口的減少等。有鑑於此,政府應儘速設立任務小組,來掌握對台灣的可能衝擊,並藉此吸引台商回流。其次,調整產業結構,投資美國取得科技的領先地位,才能化危機為轉機,續保台灣對大陸,乃至東南亞國家的經濟及產業優勢。此外,兩強對峙時間拉長,必定衝擊台灣的經貿、民眾生計,以及產業競爭力。因此,擴大內需,保持經濟的溫度,不受出口下滑的拖累,並降低對民眾就業、所得的衝擊,也是政府必須正視的。
(工商時報/主筆室)